正确认识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的症状表现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胰腺分泌出的胰液可沿相应管道流进十二指肠,与胃液、胆汁等共同消化所摄入的食物。当输注胰液的管道发生堵塞时,就会导致胰液排出不畅,大量囤积于胰腺内,从而引发胰腺炎。
患者病因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其临床表现也存在差异。80%~95%的胰腺炎患者以上腹痛或弥漫性腹痛起病,患者在初始阶段可能会感觉左上腹疼痛,并会向背部呈放射性疼痛,进食后疼痛加剧。如果患者逐渐进展到腹膜炎,疼痛位置会发生改变,由左上腹逐渐波及整个腹部。40%~80%的患者在起病时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表现。当患者继发细菌感染时,会表现出发热症状,可持续几天甚至一周。此外,严重者还可能会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出现呼吸困难、意识障碍、心动过速、低血压、肠梗阻或少尿等症状。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3项:上腹部持续性疼痛;血清淀粉酶或脂肪酶为正常上限值的3倍及以上;腹部横断面影像学检查结果与胰腺炎一致。上述3项标准中符合2项即可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因素
急性胰腺炎的诱因复杂多样,包括胆结石、饮食不当、手术创伤、药物因素等,应加以防范。
胆结石
胆结石是诱发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胆结石的患病率升高,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阻塞奥狄括约肌的结石是首次报道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病因。
饮食不当
研究表明,多数人的急性胰腺炎是吃出来的。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科学之友》2024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