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患者如何合理运动
作者 汪星烽
发表于 2024年9月

什么是心衰

心衰是心脏病的一种,主要特点是心脏无法有效泵血,从而无法满足身体的需要。这或许是心脏肌肉受损或功能减退、心脏构造变化导致的。心衰的典型征兆包括疲劳、气促、浮肿及心慌等。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甚至在进行轻度活动时也会感到乏力。

心衰可以分为左心衰和右心衰。左心衰意味着心脏左侧的泵血功能受到阻碍,而右心衰是指心脏右侧的泵血功能存在问题。与此同时,心衰还可以分为收缩性心衰和舒张性心衰。

心衰患者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进而会波及全身各器官的血液输送。心肌功能不全可能诱发肺部水肿和气体交换受限,从而导致呼吸困难等现象。心衰诱发的水肿等症状源于体内液体过量堆积。

运动与心衰

运动对心衰患者的影响

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心衰患者优化心血管性能,改善心脏泵血功能,同时提高全身的氧气输送能力。运动可以使心肌获得更多的氧气和营养,从而改善收缩与舒张功能。除此之外,运动还有助于调节体重、降低血压、优化血糖控制,从而缓解心衰症状、减少患病风险。

心衰患者的运动约束

虽然运动对心衰患者有益,但这并不代表所有运动都适合他们。心衰患者很可能合并有心血管病变或其他重症并发症,在运动时需谨慎选择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

合理运动对心衰的益处

改善心肌功能

适度运动可促进心脏活力,改善心肌收缩与舒张功能,从而提高心脏效能。

本文刊登于《科学之友》2024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