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作者 廖宗魁
发表于 2024年9月

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决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并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作出统筹安排、一体部署。

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物质技术基础的重要保障。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现实要求。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是发挥人才优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是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把握历史主动的必然选择。

《决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有机整体,要一体推进,共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教育领域改革要突出教育的先导性功能,围绕成为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人才培养主阵地,推动教育理念、体系、制度、评价、治理等变革,以教育之强成就人才之强,赋能科技之强。科技领域改革要突出科技的战略性地位,围绕制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最紧迫的问题改革攻坚,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激励机制,实现布局重大科研任务和发展高质量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有机结合。人才领域改革要突出人才的根本性作用,围绕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疏通人才引育用留的机制性梗阻,打造一支宏大的创新人才队伍,更好支撑教育发展、创新突破。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方面,《决定》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并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重要部署:

其一,完善立德树人机制。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坚持德育优先既是我们党领导教育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也是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决定》强调,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其二,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

本文刊登于《证券市场周刊》2024年3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