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景气上行,公募、北上资金持续加注
作者 易强
发表于 2024年9月

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9月3日发布的重组公告,以及海关总署9月10日发布的出口数据,让市场对船舶板块有了更高的预期。

根据重组公告,中国船舶正在筹划通过向中国重工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后者,以“进一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兴装强军主责主业,加快船舶总装业务高质量发展,规划同业竞争,提升上市公司经营质量”。

海关总署的出口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8月,船舶出口3888艘,出口金额2025.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30%及81.00%。

从公募持仓数据来看,上半年末船舶板块(仅限于中信船舶指数成分股)持仓市值以及仓位皆已刷新历史最高记录,北上资金亦是如此。

基金经理们从各个维度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船舶板块的景气度有望继续上行,甚至有观点认为未来4年都会维持高景气。

业绩亮眼

下面先看业绩。

中报数据显示,中国船舶及中国重工上半年业绩增速都十分亮眼。前者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60.1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4.12亿元,皆为历史最高水平,同比分别增长17.99%和155.31%。后者营业收入为221.0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32亿元,皆为2017年以来最高水平,同比分别增长31.05%和177.13%。

中信船舶指数其余5只成分股中,除亚星锚链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55%外,皆有所增长,江龙船艇、中船科技、天海防务、ST瑞科分别增长76.50%、58.62%、3.31%及51.85%。归母净利润方面,天海防务、中船科技及ST瑞科同比分别下降6.07%、260.05%及29.91%,江龙船艇及亚星锚链则分别增长62.21%和26.52%。

总的来说,中信船舶指数上半年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3.26%及114.32%。因此,尽管该指数今年以来上涨了8.11%,其估值水平却有所下降,由年初的112.34倍降至79.29倍。

从毛利的角度看,该指数上半年毛利为68.69亿元,同比增长42.54%,毛利率则由去年同期的9.23%升至10.68%,提高1.45个百分点。

再看合同负债,中信船舶指数7只成分股中,上半年末合同负债同比有所下降的有4只,即天海防务、江龙船艇、ST瑞科及亚星锚链,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及中船科技等3只则有所增长。整体而言,该指数合同负债同比增长18.32%,且自2020年以来已连续增长4年。

本文刊登于《证券市场周刊》2024年3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