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旗舰券商呼之欲出
作者 文颐
发表于 2024年9月

9月5日,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分别发布停牌公告,拟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国泰君安称,公司与海通证券正在筹划由公司通过向海通证券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向海通证券全体H股换股股东发行H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股票与9月6日开始停牌。

公告称,本次重组涉及A股和H股,涉及事项较多、涉及流程较为复杂,同时,本次重组有利于打造一流投资银行、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上交所的相关规定,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5个交易日。

近期国泰君安拟吸收合并海通证券,推动行业并购重组进程提速,头部整合有望产生示范效应,航母级券商蓄势启航。五矿证券认为,该事件主要有三大关注点:

第一,从指标上来看,合并后总资产与净资产指标处于行业第一的绝对领先地位,营收、净利润和细分业务收入指标稳居前三;第二,从业务发展上来看,合并一方面可以集中资源进行业务赋能,推动客户资源与业务能力的相互协同,提升资本运营效率和牌照价值;另一方面也能夯实整体资本实力,加速风险梳理与出清,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第三,从行业趋势上来看,早期券商合并主要是以业务或区域互补的目的推动版图完善,以实现更广阔的市场覆盖,扩大市场份额,增强整体竞争力,近期国信证券收购万和证券、锦龙股份转让东莞证券股权,表明国资体系内的股权整合已开始启动,不过之前的案例更多的都是聚焦在新“国九条”中提到的中小券商的差异化发展框架下。而此次国泰君安合并海通证券,则表明建设世界一流投资银行正式提上日程。

在现阶段创新业务发展较为谨慎,杠杆率整体较低的背景下,内资券商ROE显著低于国际投行,若后续资本约束空间进一步松绑,杠杆率有所提升,与国际一流投行同台竞争将更有底气与实力。在央企整合提速、头部券商合并试点的背景下,同业并购的示范效应有望逐步显现,从而切实推进2-3家国际一流投行的成熟落地,这种行业格局的整体性变革值得期待。

行业并购政策脉络

本次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是中国资本市场史上最大规模的证券公司A+H双边市场吸收合并案例,也是新“国九条”后首起头部券商并购案例,为后续证券行业并购重组打开了想象空间。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建设金融强国,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全面深化改革、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不同规模金融机构 的定位,从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出发,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作为直接融资市场的中流砥柱,证券行业应该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使命,找准自身定位,在培育能与顶级国际金融机构竞争的旗舰券商的同时,推动中小券商进行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为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和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贡献力量。

伴随着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规模化、集团化、专业化是证券公司的发展方向,市场化并购重组是证券公司改善同质化严重现状、做优 做强的重要路径。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但仍缺乏能与海外顶级投行相抗 衡的金融机构,头部券商之间的并购重组为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航母级券商、提升中国金融市场全球影响力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

表1 国泰君安+海通中报营收与行业前二券商业绩、资产情况对比(亿元)

数据来源:Wind,上市公司2024 半年报,华龙证券研究所

在政策端鼓励打造航母级券商、助力金融强国建设的背景下,2019年,证监会首次提出“积极推动打造航母级证券公司”,并提出了“支持行业内市场化并购重组”等六条相关举措。

2020年7月,证监会发布通知,鼓励有条件的券商、基金公司开展市场化并购重组。

本文刊登于《证券市场周刊》2024年3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