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古寻洋侏罗纪的浅海小霸王:达克龙

一枚恐龙的牙齿?
19世纪中期,人们在德国发现了许多古生物化石,其中就包括一枚牙齿。古生物学家发现这枚牙齿化石外形向后弯,边缘有密集锯齿。这两个特点与巨齿龙的牙齿非常像,于是这枚牙齿便被认为是巨齿龙的。
1856年,学者冯·昆斯泰特在辨认了牙齿化石之后,认为其属于一种未知的肉食恐龙,于是将其命名为达克龙。达克龙的中文名其实是音译,其本意是“撕咬蜥蜴”,表明它会用锋利的牙齿撕咬猎物。似乎是为了突出达克龙的恐怖,昆斯泰特在描述其牙齿的化石时还特别标注:很少有动物的牙齿比达克龙的牙齿更可怕!
达克龙被命名之后不久,随着头骨等更加完整的化石被发现,古生物学家才确认这个恐怖的家伙原来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鳄类动物,并非之前认为的恐龙。也正因为达克龙属于鳄类,所以名字也被译为达克鳄、达寇鳄。
达克龙的惊人外形!
达克龙体形较大,长度可达5米,体重超过500千克,和今天海洋中的伪虎鲸差不多。虽然达克龙属于鳄类家族,但它的外形与我们熟悉的鳄类完全不沾边,可以说在它的身上找不到一点儿鳄类的特征。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百科探秘·海底世界》2024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