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凌者值得原谅吗?
作者 程飞
发表于 2024年10月
“我感到一种深深的压力——14岁的我期望现在的我为她挺身而出。”

忍耐

当你身处某种状态时,很难设身处地去感受相反状态的滋味。具体而言,当你饱餐一顿时,很难想象饥肠辘辘的感受;同样地,当你拥有一位挚友时,也难以想象这个朋友有一天会变成你的敌人。

我买了一根两米长的充电线,这样可以舒适地躺在床上玩手机。无聊时,我打开社交媒体软件,在私信中发现了她的信息。我放大她的头像——她坐在车里,手上拿着一个水瓶,面露微笑。她是我中学时最好的朋友,我叫她“艾琳”。我没有打开那条信息。

某个夏天的傍晚,我在学校的一道石墙旁遇见了她。她和另外两个女孩在黑暗中抽烟,香烟的红光如我奶奶旧暖炉的电热条般忽明忽暗。她点燃打火机时,火焰照亮了她的眼睛,那双眼睛看起来像弯弯的月亮。我低头看着自己的鞋子,轻声说道:“我喜欢你的夹克。”她说了声“谢谢”。从那时起,我们成了最好的朋友。

多年以后,她为什么突然联系我?我咬着指甲,打开了那条信息。但我没有立刻阅读,而是将手机远远拿开,仿佛它会爆炸一般。我脑海里浮现出各种可能的内容。也许她带来了好消息,也许是坏消息,可能有人去世了,也可能她自己已经不在人世,这条信息是她孩子或母亲发来的。或许是某件事触发了她的怀旧情绪。我记得她的一篇小说在学校的写作比赛中获奖,也许她想要写作建议。也许她在做销售,需要拉业绩,抑或这只是机器人发来的信息。我的手机屏幕渐渐变暗,映出了一个成年人的面孔。瞬间我意识到,我早已不再是那个14岁的女孩了。

某天午餐时间,艾琳指着一个红脸的高个子男孩说:“那是欧文,我喜欢他。”不久后,欧文在图书馆里对我说:“放学后你想和我一起玩吗?”但因为艾琳喜欢他,所以我拒绝了。那天下午,在美术课上,我正从一本关于埃及艺术的书上临摹十字架图案。就在那一刻,一切都变了。

艾琳沉默不语。我尝试缓和气氛,说:“你的十字架画得很逼真。

本文刊登于《海外文摘》2024年1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