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瓶维生素治百病?
作者 南之瑉
发表于 2024年10月
在“滴注吧”接受输液服务的客人们

晚上用胶带封住嘴巴、希望通过鼻子呼吸能让第二天更有活力的网红,为提升“终极能量”而在太阳下晒身体各部位的网红,因为担心缺乏营养而就着燕麦粥吞下膳食补充剂的全麦倡导者……在数字时代,不时就会出现令人瞠目结舌的“自我优化”行为。而现在,这场狂潮的巅峰出现了——维生素静脉输液。

毫无疑问,这一趋势已经在德国各大城市流行起来。在所谓的“滴注吧”,客户无需预约就能接受输液服务,我也决定注射一针维生素混合剂。定期服用维生素片、矿物质片和益生菌早已不再是小众现象。得益于网红营销,膳食补充剂市场蓬勃发展,德国每年的销售额达到约35亿欧元。如果胶囊和药片是这个圈子的入门药物,那么维生素和微量营养素的静脉注射液就是这个圈子的海洛因。据说,金·卡戴珊、辛迪·克劳馥等名人对这种养生方法并不排斥。最近,德国音乐人奥利·舒尔茨也在播客中有些尴尬地提到,他因为担心病毒感染而打了一次维生素点滴。

在这些“滴注吧”,通常是自然疗法师为顾客扎针。他们没有接受正规的医学培训,也没有应对并发症的措施。令人惊讶的是,那些渴望自我优化的都市人竟如此轻率地让针头刺入他们的手臂。一些私人诊所慢慢发现,维生素静脉输液是一项有利可图的业务。

每次输液的价格因供应商不同在100到300欧元之间浮动。通过静脉注射,维生素、氨基酸等物质直接进入血液,被身体迅速吸收。相比之下,如果通过胃肠道吸收,生物利用度确实要低得多。难道我们多年来辛苦吃水果和蔬菜都是白搭吗?

根据欧盟食品健康声明相关法案,在膳食补充剂的广告中,只能使用严格定义的说法,对于输液却没有什么规定,几乎什么都可以宣传。比如,柏林膳食补充剂静脉注射供应商“滴注医生”承诺,在流感、感冒等疾病的流行期提供最大程度的预防,并加速痊愈过程。

本文刊登于《海外文摘》2024年1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