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的招生录取工作逐渐步入尾声,今年部分民办本科高校的招生情况越来越不容乐观。
以广东为例,2024年,广东的高考报名人数为76.8万人,在全国各省份中,仅位于河南、山东之后。
虽然考生人数较多,与往年相比还在增长,但在本科批次中,部分学校却出现大量招生缺额的情况,比如广州工商学院、湛江科技学院、广东理工学院等高校,其中湛江科技学院的缺额人数更达两千多人,创下了近年来的新高。第一次补录之后,上述学校缺额人数仍然较多。这些学校无一例外都是民办本科。
湖南的情况类似,民办的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长沙医学院等高校,今年都出现了较大范围的缺额现象。
多地招生遇冷
民办本科院校招生大规模遇冷的现象,不止出现在一两个省份。
“学校最后降了三十多分录取,能读本科了。”来自广西的考生李敏敏(化名),被南宁一所民办理工学院的热门专业录取。她提供的信息显示,在广西第三批志愿征集中,不少民办本科院校的投档分数,已低于广西本科线30多分,部分学校的投档分数线已经低于35分,降到330分左右。
据了解,2024年广西本科批次分数线371分(物理类),达标人数超16万人,而在第三次征集投档最低分数线中,多所民办高校开始降分,降分超过30分的不在少数。
比如以物理类考生在广西可以提档的最低分数线看,第三次征集投档的最低分数线中,天津天狮学院最低录取分数336分,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336分,西安欧亚学院340分,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337分,广西外国语学院336分等。上述本科院校,均为民办。而即使大幅度降分,第三次征集之后,部分民办本科在广西的招生,仍然存在较大缺额。
山东的情况类似。今年山东普通类常规批(本科)第1次志愿投档后,还剩余超过7000个本科计划,有12所高校剩余招生计划数超过100个,分别是:潍坊理工学院剩余303个,齐鲁理工学院剩余572个,青岛工学院剩余427个,山东华宇工学院936个,青岛城市学院485个,烟台理工学院682个,山东协和学院473个,青岛黄海学院431个,青岛恒星科技学院310个,山东英才学院282个,潍坊科技学院163个,青岛滨海学院694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