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离癌症还有多远?
作者 蒋永源
发表于 2024年9月

体检时,相信不少朋友都关注过一项指标:肿瘤标志物。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自己是不是得了癌症,也让不少朋友看见它就很焦虑。

那到底肿瘤标志物是什么?如何正确解读肿瘤标志物呢?

肿瘤标志物,身体中特别的“信号分子”

肿瘤标志物是我们身体里一些特别的“信号分子”。这些信号分子可能是蛋白质、酶、激素,甚至是某些基因片段。

它们在体内的含量或结构异常,可能提示我们身体某些地方出了问题,部分情况下和癌症存在关联。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比如甲胎蛋白(AFP)常被用于检测肝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常被用于检测前列腺癌。

肿瘤标志物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也是多方面的。首先它们在癌症的辅助诊断中扮演重要角色;其次它们帮助医生评估治疗效果,比如化疗是否有效,肿瘤是否在缩小;最后肿瘤标志物还能在病人治疗后的随访中,充当“警察”的角色,监控癌症是否有复发的迹象。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肿瘤标志物虽然功能强大,但也并非完美无缺。

本文刊登于《人生与伴侣》2024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