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不过是一块坚持到底的煤炭

余承东最近又一条视频出圈了。
他在参加董宇辉的访谈节目时,提到自己眼中的清华学生,相较于普通人最大的差异在于韧劲和自控力,而不是智商。
毕业于清华大学的余承东甚至觉得自己的智商可能是平庸的,并无天赋,但他自认为是乐观的、有韧劲的人。
无独有偶,黄仁勋在公开演讲中,也曾提到类似的主题:世界上聪明、优秀的人很多,若想脱颖而出,最重要的是坚毅。
要能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因为创业和伟大创新,都需要经历大量的磨难才能淬炼出来。
YC前合伙人哈吉·塔格在博客文章《Should I Start a Startup》中提到,他从15年的创业和投资经验中发现,极具韧性的人才是最适合创业的人,而不仅仅是才华横溢。
创始人需要很强的韧性才能在初期的困难中坚持下来,获得早期用户,并在此后不断遇到的困难险境中,一次次跌倒爬起。
跌倒七次,第八次也要站起来。
美国泳坛传奇人物戴安娜·尼亚德,64岁横渡古巴海峡,前后挑战5次,最终成功。
她全程未借助防鲨网的保护,经过53小时的奋搏,从古巴首都哈瓦那游到美国佛罗里达州基韦斯特,成为历史第一人。在她的健身房里,贴着一句自勉的格言,“钻石不过是一块坚持到底的煤炭”。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不约而同的,这些成功人士都把韧性/坚韧,放在了学历、学识、才华、天赋等等的前面。
最聪明不见得最优秀,最有才华不见得最成功。
早在100年前的1926年,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凯瑟琳·考克斯,对301位杰出历史人物的传记做了细致研究。
这些杰出人物包含诗人、政治家和宗教领袖、科学家、军人、哲学家、艺术家和音乐家。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人生与伴侣》2024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