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方言中的“敲杏核”
作者 隋翔宇
发表于 2024年9月
▲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随着“敲杏核”现象的日渐减少,不管是“錾杏核”还是“掂杏核”,都已经很少在耳边响起了。

在胶东半岛,端午节前后是麦子收获的时节。与麦收几乎同步,当地的杏子也陆续成熟开始上市。如今的生活水平提升、物流交通发达,市场上的水果琳琅满目,杏子难称稀罕之物。但在条件相对有限的过去,情况却非如此。

旧时的胶东乡村,零食供应不多,水果一般也只能应季吃。因此,杏子就被孩子们视为难得的“解馋之物”。每到麦黄吃杏之际,很多孩子不仅要吃杏肉,还会专门把剩下的杏核收集起来,待晒干后用石头等坚硬之物将它敲开,取其中的杏仁吃。

本文要讨论的胶东方言字眼,就是描述“用石头等坚硬之物敲杏核”的动作。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文地理》2024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