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月手记
作者 杨天垚 TyThunder
发表于 2024年9月

在西方,五月的满月被称为“花月”(Flower Moon)。这个名字源自北美土著的传统,五月百花盛开,因此满月有“花月”之称。每当这时候,在不同光线的反射下,凹凸不平的月球表面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格外美丽。

起点一次对月亮的心动

月亮在夜空泛着皎洁神秘的光,物理学上,它是一颗围绕地球旋转的卫星,但对于我来说,它是天文摄影之旅的起点。

一直以来,我都对科幻电影和纪录片抱有浓厚兴趣,尤其对浩瀚宇宙着迷。多年前,我观看了电影《星际穿越》,从此一发不可收。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开始探索天空。那是一个晴朗的夜晚,在家中阳台,我无意间抬头看到满月高挂天际。那一刻,月亮的美丽与宁静令人心动。于是,我举起手边的相机,试图捕捉这景象。这是我第一次拍月亮,虽然最后得到的照片并不完美,但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从那时起,我决定深入月亮摄影的世界,探索宇宙中这颗遥远的星球。

最初,我只用手机和普通的数码相机拍摄。这些设备方便携带,但问题也很明显,比如在拍摄远距离天体时,照片中的月亮模糊且缺乏细节,成像效果并不理想。显然,想要拍摄高质量的月亮照片,就需要更专业的设备,掌握更多的技巧。我购置了大光圈定焦长焦镜头,并将其与高像素相机结合使用。这种组合显著提升了拍摄效果,不仅能够捕捉到月球表面更多的细节,也让照片更加逼真和清晰。使用专业设备还让我有了意外的收获,主动或被动地了解了很多拍摄技巧及原理。例如,使用大光圈镜头能在低光条件下捕捉更多的光线,还能带来更浅的景深效果,让月亮在照片中更加突出。同时,高像素相机则能够记录下月球表面的细节,如环形山、月海等地形特征。通过这些设备的合理搭配,渐渐地,在拍摄月亮方面,我的水平明显进步,最后的成片也越来越让人满意。

拍摄月亮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肃,经常发生许多趣事。有一次,我和朋友准备在小区楼下拍摄月食。天气预报显示,可能会出现云层遮挡的情况,但我们还是决定一试。果不其然,刚开始在点位蹲守,云层就飘来把月亮盖了个全,只剩下云层周围的光线供我们欣赏。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文地理》2024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