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饭店的风云往事
作者 李伟
发表于 2024年9月

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重庆,日照江河,山环水绕,是一座人文充沛的悠久历史名城。更有不少人公认,重庆是一座内涵斑斓、形态多姿的美食之都,是川菜不可或缺的菜系重镇,诞生了不少地标性质的百年老店,比如重庆饭店。

在美食界,重庆饭店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毗邻的同属老字号的小洞天、颐之时、丘二馆等相比,它的诞生和经历更为独特,充满各种街谈巷议的传奇故事。

换个角度表述,成就重庆饭店的不仅是大快朵颐的餐饮,还有发展历程中的各种际遇。比如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亲自剪彩,末代皇帝溥仪之弟溥杰亲笔题写店招,而溥仪本人最爱的名菜烧熊掌,也出自重庆饭店大厨之手……

地处“中国华尔街”

《味澜世纪》(上下卷)是一部具有影响力的美食专著,著名作家黄济人在序言中写道:“这本大书所记载的岁月,横跨了整整一个世纪,沧海桑田,旧貌新颜,世事无料,人情冷暖,尽在字里行间。其文献价值,文史价值,我有理由将这本大书视作重庆饮食的史记”。

黄济人先生对《味澜世纪》评价颇高,而该书关于重庆饭店也有不少记述,并经一些餐饮界代表人物之口,梳理出了重庆饭店的今生前世。那是1891年,重庆开埠之后,大量外资涌入重庆,投资建厂,开办银行,当时重庆饭店所处位置叫“打铜街”,因为整条街道遍布打铜店铺而闻名,此时却聚集了众多金融机构,曾一度被称为“中国的华尔街”。

重庆饭店有东楼、南楼之分,东楼原为中国银行,南楼原为川盐银行,马路对面则为美丰银行。因为美丰银行先于川盐银行自建大楼,居然成了活广告,声誉日隆,影响巨大。川盐银行老板吴受彤受此影响,决定修建大楼并于1936年问世,建成后的豪华气派甚至超过了美丰银行。

1938年,国民政府经济部因抗战爆发迁移重庆,并于当年7月31日入驻原川盐银行内。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文地理》2024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