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清洁能源竞争:前瞻与应对
作者 汤伟
发表于 2024年9月
2024年9月5日,美国威斯康星州,拜登发表关于农村电气化和清洁能源的演讲

“它(清洁能源)将为我们赋能—不仅有能力与中国竞争未来,而且有能力领导世界,赢得21世纪的经济竞争。”这是美国总统拜登2022年7月的一次讲话中对清洁能源的“定性”。毫无疑问,拜登传递出的信息是把清洁能源上升至中美战略竞争的高度。拜登政府气候政策的重点,已逐步从减排转向促进清洁能源公共投资、技术研发和就业增长。

气候变化“净零”目标推动下,全球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迅速扩大。清洁能源产业日益成为各国展示本国体制优势、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重要窗口,被赋予更多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竞争的因素。清洁能源产业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有着明显优势的产业,无论太阳能还是电动汽车都大量出口欧洲、日本等传统强国,供应链辐射全球。

这一背景下,美国非常担心传统能源被俄罗斯牵制,而清洁能源则被中国“不对称利用”。美欧有观点认为,中国清洁能源尤其电动汽车崛起,不是因为自身创新能力而是美欧日产业界的一时懈怠或者疏忽。一旦美欧重新介入,产业格局将重新回归应有秩序。由此,美国决定在清洁能源领域采取系统性的政策应对。

目前美国已进入大选季,民主党和共和党的“中国战略”总体上并无本质区别,但就清洁能源这个领域而言,还是有很多值得分析和比较的问题。

两党清洁能源竞争战略

如果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入主白宫,总的来说会延续当前拜登政府的政策路线。综合判断来看,其核心是“去风险”,基本政策工具可能有如下几种。

首先可能是加征关税,而且更加注重“效果”。此前批评过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拜登入主白宫后,外界本以为他会做出政策调整,但结果不仅是萧规曹随,还有持续加码。2024年5月,拜登政府正式宣布维持特朗普政府时期对华征收的“301关税”,并进一步对中国“目标战略产品”大幅提高关税,主要涉及电动汽车及其零部件、车载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板等。

不仅如此,在美国判定中国相关企业“迂回出口”(即东南亚向美国出口的光伏组件实际价值的70%流向中国,美国本土组装的价值61%流向中国)之后,又试图做政策上的“查漏补缺”。由此不难判断,美国对华贸易壁垒的有限效果,将促使拜登及其后的哈里斯政府调整思路,寻求更加系统性的政策。

“联盟应对”是拜登政府对华政策的重要特点,在清洁能源领域哈里斯铁定会萧规曹随。2021年6月建立的美欧贸易与技术委员会(TTC),其核心工作目标是降低在太阳能电池、稀土、芯片制造等领域对中国的依赖。今年4月,TCC提出建立跨大西洋绿色市场、向清洁能源过渡的安全和可持续的供应链,并明确要求遏制非市场经济国家。

“拜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产业政策,而清洁能源在其中占有相当分量。美国政界不少人认为,中国在清洁能源产业的主导地位是战略规划的结果,美国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如果特朗普重返白宫,对华战略竞争会继续,但具体的政策路径会有所不同。特朗普会保持“气候变化怀疑论”的本色,对华战略竞争有可能向战略脱钩方向使劲。对拜登政府推出的《通胀削减法案》,特朗普称其为“绿色新骗局”。虽然特朗普当选总统后不太可能推动国会废除该法案,但他胜选后很可能会动用总统行政命令或其他手段,限制气候技术的补贴或税收减免。

本文刊登于《南风窗》2024年2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