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像光一样
作者 张茜
发表于 2024年9月
AI创意图(制作/本刊记者 郭嘉亮)

“真理像光一样,它很难谦逊。”这是青年马克思在他的第一篇政论文章《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写下的光辉熠熠的名句。这篇文章在马克思著作中的分量并不是很重,但就其开启马克思思想的批判性历程而言,意义十分深远。

马克思的一生是革命、战斗的一生,历尽艰难,绝不屈服,因为他对真理的信念不可撼动。可以说,我们能够获得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指引,首先是因为马克思毕生向往真理,从不在谬误与压迫面前低下高贵的头颅。

学术殿堂之路被封杀

“真理像光一样,它很难谦逊;而且要它对谁谦逊呢?对它本身吗?”

在1835年的普鲁士王国,大卫·弗里德里希·施特劳斯出版了一本叫作《耶稣传》的书,采用批判性的方法,试图证明福音书中的一些内容纯属杜撰,另一些则仅仅是早期基督教社区中人们信奉的半神话风格的信仰。这一带有练习性质的对宗教教义起源的批判性考察,在正统教会和青年黑格尔派圈子内引发了一场思想风暴。

普鲁士王国的当权者,最初对大学知识分子之间的哲学派别之争没有什么兴趣。随着这场论争的不断升级,双方似乎都开始接受黑格尔哲学“会颠覆宗教,因而多半会颠覆政治正统”的观点。这时,先前被认为无害的哲学批判,立马被当局判定为异端邪说。

在新闻出版方面,代表激进思想方向的青年黑格尔派,成为审查制度的眼中钉。在审查的打压下,德国的激进知识分子一蹶不振。争论爆发后不久,青年马克思进入柏林大学学习法学。

1840年,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继承了普鲁士王位。当时的人们,尤其是青年黑格尔派的知识分子,误以为这位国王上台后会一扫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时期的独裁主义风格,开启政治开明的自由主义风气。

但事实证明,威廉四世只带来了对激进思想变本加厉的镇压,他的统治理想是家长式政体。在针对新闻出版的检查法令中,这位国王一边宣称反对写作活动受到无理的限制,一边又肯定“陛下旨意”所许可的限制。然而,新兴资产阶级想要的并不是专制的延续,或者开明的书报检查,他们要的是取消审查制度,冲突因而不可避免。

本文刊登于《南风窗》2024年2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