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油管生死惊魂:至暗时刻,逐氧前行
作者 刘韵
发表于 2024年10月

2022年,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五名潜水员被意外吸进一个几乎与身体等宽的海底油管,无法向外界求救,还失去了救命的氧气瓶。就在这种窘迫的环境下,一名潜水员做出了大胆决定,最终成功获救。近日,他把那段经历写在《逃出生天》一书中,详细讲述了自己是如何在极端情况下绝境逢生的。

意外被吸入管道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是一个位于加勒比海的岛国。这个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是加勒比地区重要的石油输出国之一。潜水员布德拉姆就生活在这里,他很喜欢潜水,20岁时就获得了专业潜水教练协会认证。后来,他更是选择了与潜水相关的海洋管道维修工作,服务于LMCS公司。这个公司主要为石油、天然气公司的海上工程提供服务。

2022年,LMCS公司与帕利亚燃油公司签订了一份长期合同,帮助这家公司维护海底输油管道。帕利亚燃油公司在码头有许多泊位,这些泊位专门为运输石油的邮轮停泊而设。邮轮进港时往往都是重载,为了防止搁浅,这些泊位并不在海岸边,而是在离岸边有一段距离的海上。

在泊位之下有许多海底输油管道,有些管道直接连接岸边的炼油厂,有些管道可以供不同泊位的油船之间转移石油,起到分油运输的目的。

帕利亚燃油公司共有六条输油管道,其中在5号泊位与6号泊位之间的一根管道已经闲置了4年。随着业务量的提升,帕利亚燃油公司决定重新启用这条管道。这条管道是一条U型输油管道,相距630米,管道直径76公分,被铺设在深16米的海床上。

2022年2月25日,布德拉姆和他的四位同事接到通知,要求他们把帕利亚燃油公司不使用的管道中的气囊和减压阀卸了,恢复管道正常使用。

工作时,布德拉姆和同事们先将一个长2.4米的正方形“栖息钟”罩在管道口处,钟内的水将会被压力往下推,形成一个干燥的空间,再通过一根软管将氧气输入“栖息钟”内。

他们接着坐船来到管道的上方,穿好潜水装备后,纵身一跃跳入水中,随后从底部进入“栖息钟”内工作。布德拉姆和同事们依次拆除了管道中的气囊和减压阀。

由于“栖息钟”内环境封闭又热又难受,他们五人在拆设备时,就有两人把潜水服和氧气瓶全摘了。五人将气囊和减压阀拆完后,就露出了里面的螺栓,此时他们发现螺栓生锈了,于是几人就用扳手使劲地拧螺丝。

五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打开了螺栓。就在打开螺栓的一瞬间,管道内外的压力失去平衡,海水瞬间涌动,快速流入了“栖息钟”内,随后又呈螺旋状流入管道内。他们根本来不及反应,就被巨大的压力压着一个接着一个随水流挤入了管道内。漫长的时间过后,布德拉姆感到自己终于停了下来,他发现周围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

此时,布德拉姆意识到自己已经被吸进输油管道内。他大喊:“救命啊救命,我在管道里面。”他听见其余四个人也在呼救。“你们都还好吗?”布德拉姆喊道,“你们都还活着吗?”

余下的四个人依次回复,五个人都还活着。布德拉姆接着问:“你们受伤了吗?”此时,靠近布德拉姆脚部的阿里回答:“我的腿已经没有知觉了,应该是骨折了。”剩下三个人都在阿里的后面,只有轻微擦伤。

他们被吸入管道时,每个人的身体都受到了猛烈的撞击,存在不同程度的受伤,但只有阿里受伤最严重。恐惧笼罩着每一个人,他们非常害怕,除了大声呼救什么也做不了。

五人一边呼喊一边敲打着管道壁,但是无人回复。管道内太窄,又有陈年的油垢,气味非常难闻,人在内活动十分困难。呼救了几分钟,他们就觉得浑身脱力了。

此时所有人都呈平躺的姿势,无法坐立。更糟糕的是他们必须尽量靠近管道上方才能呼吸,因为管道内的水位离顶部只有不到6厘米。

布德拉姆觉得不能再浪费体力呼救:“我们在海里,即使呼救他们也听不见,我们还是尽快试着自救吧!”

年龄最大的库尔班也支持他的想法:“管道里的氧气太少了。我们这样待着都会死的。”布德拉姆接着说:“因为海床高低不平,管道并不是完全水平的,其中一些凸起的部分没有完全被海水灌满,形成了很多气室,我们现在就在气室里,肯定还有其他的气室。”

另一位潜水员亨利却认为:“管道里面又窄又滑,前面到底怎么样谁都不知道。万一走到死路怎么办?我们失踪了,公司肯定会来救援的。我们应该等救援。”在亨利的坚持下,几人又在管道内等待了二十分钟,但是他们惊恐地发现,水位似乎比刚才又上升了一点,气室内的氧气也越来越少了,他们迫不得已必须尝试自行脱困。

本文刊登于《知音海外版(下半月)》2024年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