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相册在心理疗愈中的作用
作者 张莉华
发表于 2024年10月

专栏作者Columnist

张莉华 摄影媒体人

具有 25年从业经验,曾任《摄影之友》总编辑。中国摄影家协会新闻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理事、新媒体视觉联盟秘书长。2002年,编著出版《第三只眼——中国当代摄影师访谈》,曾担任露西基金会IPA国际摄影奖、2020年度SONY世界摄影大赛等摄影比赛评委。

1982年, 美国心理学家玛丽· 梅因(Mary Main)与她的同事围绕分离和重聚的主题,对6 岁孩子和父母进行评估,这个实验特别导向心理依恋系统的研究,对 40个家庭做了两个小时的录像评估。在她的研究中,家庭快照(Family Snapshot)被作为了解家庭成员间互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

家庭快照帮助研究人员捕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动态,尤其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依恋模式。 通过这些观察,研究者可以分析出孩子在应对压力、寻求安慰时,父母是否能够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情感回应。它帮助研究者快速抓住依恋关系中的关键因素,进而为后续的分析提供依据。

作为人们情感连接的纽带,家庭相册中的每一张照片记录了某个特殊的时刻,也因为这次记录,它不仅保留了珍贵的回忆,还能为这些回忆带来新的生命和意义。

家庭相册的历史

最早的家庭照片可以追溯到摄影术发明的早期,它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产物,也是社会、文化和家庭观念演变的重要反映。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家庭相册逐渐成为记录个人和家庭生活的重要工具,见证了家庭结构、情感表达以及社会变化的过程。

1.早期家庭照片(19世纪中期)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公布自己发明的达盖尔银版法,被历史认为是摄影术诞生的时间。使用达盖尔银版法拍摄家庭照片不仅昂贵而且费时,只有富裕家庭才能负担得起。这个时期的家庭照片记录了家族的历史,照片通常按照成员的年龄或身份排列,尤其是在贵族和富裕家庭中,家庭相册不仅仅是个人的记录,还是家族传承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它通常呈现出四个特征:第一,通常只有一到两个人物入镜,尤其是肖像照最为常见。第二,拍摄是一个隆重的事件,人们往往会穿上他们最好的衣服。第三,少有笑容,因为长时间的曝光,任何微小的动作都会影响成像效果。第四,背景简单,因为相机无法拍摄清晰的远景或复杂的环境。

2. 相册的出现与普及(19世纪下半叶)

随着摄影技术的进步与普及,湿版摄影和明胶干版技术使得摄影成本下降,照片的生产效率提高。19 世纪 70 年代前后,相机逐渐走进中产阶级家庭。人们开始将照片保存于专门的相册中,这些相册通常装饰精美,成为家庭珍藏的物品。

本文刊登于《摄影之友》2024年1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