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的力量
作者 申赋渔
发表于 2024年10月

1829年的7月10日,雨果请了一批作家、诗人和画家,来听他朗读新写的一部戏剧。雨果的家在田园圣母街11号,屋后有一个罗曼风格的花园,里面有一潭碧水和一座简陋的小桥。再往里,有一个小出口,一直通到美丽的卢森堡公园。

当晚受到邀请的有大仲马、巴尔扎克、梅里美、维尼、缪塞、圣勃夫等等。这样的沙龙在巴黎是寻常的,几乎每天都有。沙龙就是巴黎文化的摇篮,也是大师们的舞台。

雨果脸色苍白,表情阴郁而深邃,用一种威严、庄重的声音朗诵着自己的作品,朗诵到高潮处,眼睛里放出闪电一样的光芒。听众们仰着脸,听得如痴如狂。朗诵完毕,语言的夸赞已经无法表达他们的激动,漂亮的女士连声说“不行了,我要昏倒了”,年轻听众们又跳又嚷,拉着雨果的手大喊“穹窿”“金字塔”“大教堂”。如果你是第一次来这样的沙龙,你将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这些听上去如同黑话的呓语,是小圈子里对雨果别致的惊叹。在这热烈的欢呼声中,雨果显得自信而强大。可是他的一些朋友们,却生出了另外的情绪。

30岁的巴尔扎克坐在一个角落里。他胖乎乎的一张脸上挂着笑容,挺着个大肚子,在这个文质彬彬的场合里显得有些粗野。他好不容易开办了一家印刷厂,可是经营不善,去年倒闭了,欠下一笔巨债,害得他东躲西藏了好长时间。现在终于下定决心好好写作。前不久,请朋友帮忙,出版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本小说《朱安党人》。报纸也发了几篇报道,几乎都是批评。《费加罗报》说“剧情混乱,段落冗长”。《环球报》说他的语言“错误而且充满矫饰”。《软毡帽报》直接说作者“缺乏写作经验”。书只卖了300本,这让他很受打击。正在沮丧之中,接到了雨果的邀请。

本文刊登于《视野》2024年1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