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那年,贾贵斌躺在村口的麦垛上,看了一场露天电影《霸王别姬》,被深深震撼,便立志要做一名导演。
长大后,为了梦想,他一次一次冲向北京,又一次一次从北京“败退”,直到他邂逅了命中注定的爱人——
北影保安孤独追梦
“这是拍电影那个‘action’(开机)的打板吗?”
2019年6月的一天,在医院门口发了一整天传单后,贾贵斌坐到马路牙子上休息。他随手拿出包里携带的场记板把玩,吧嗒、吧嗒、吧嗒,疲惫又茫然。
直到这个轻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贾贵斌定睛一看,一个清瘦的女孩正好奇地盯着他手里的场记板。
贾贵斌愣愣地点了点头,给女孩讲了他和电影的缘分……
时年27岁的贾贵斌是地地道道的陕西汉子,他的父母都是朴素的农民。
小时候,村庄的麦场上经常会放露天电影。晚风吹出麦浪,那一方幕布隔开虚幻与现实,躺在麦垛上的贾贵斌开始和电影相互纠缠。
高考时,他考虑报考北京电影学院,但一听高昂的学费,便退而求其次,选择了西安一所青年职业学院,学习新闻采编。大二时,他拍摄了人生中第一部微电影——《伤痕》,电影内容是根据父亲跑三轮车的真实故事改编。
这次成功的经历,让贾贵斌毕业后一头扎进微电影里。他一边在陕西省电视台和文化公司实习,一边接连创作完成了《盲途》《哑婆婆》《北海咸鱼》等16部短片作品。
2014年的秋天,贾贵斌不顾父母的反对,一心踏上去往北京的路途,想要实现他的电影导演梦。
刚到北京时,贾贵斌找工作屡屡碰壁。有一次,他被骗后受尽折磨,好不容易逃了出来,脚踝都被磨出了血肉。站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他不知道何去何从,发泄大叫:“为什么这么难?我就是想拍电影!”
之后,贾贵斌索性径直去了北京电影学院。问了一圈,北影大门口的保安处正在招人。以保安的身份,贾贵斌终于走进了向往已久的北京电影学院,一边工作,一边“蹭课”。
2015年,贾贵斌创作了一部以他到北京追梦的真实经历为背景的故事短片《壹梦》。拍摄时,保安同事,还有摄影系的学生们纷纷帮忙。之后,贾贵斌独自在宿舍剪辑了四天三夜,中间只睡了七个小时,剪辑完成之后,他瘦成了皮包骨。《壹梦》发布,被北京电影学院官微大力推荐宣传。
2017年,贾贵斌如愿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进修班。这些年,他一直在追寻自己的梦想。
这个清瘦女孩名叫玉子,是一名语文老师。玉子爱看电影,知道贾贵斌懂电影,邀请他为自己讲解。贾贵斌一听,那不就是拉片吗,这绝对是他的强项。
第一次为玉子讲解的电影,是贾贵斌最爱的《霸王别姬》。
“咱先不说剧情,光看这灯光。灯光随着人物的走位而变化。人物运动始终逃不过灯光的笼罩,这就是人物命运的悲剧。”“然后是台词,张国荣的词,你仔细听,每一句台词不只是表象的语言,也是内心的写照……”对着一方小小的屏幕,贾贵斌像走进了剧情人物之中,讲解得激情澎湃。玉子时而懵懂地点头,时而会心一笑。她觉得听贾贵斌拉片,比看剧情更有趣,为她的世界打开了一扇大门。
那天,贾贵斌和玉子坐在医院附近的候车站,聊完电影,又聊人生,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
看到玉子身体瘦弱,而且脸色也不太好,贾贵斌小心询问:“你从医院出来,是身体不舒服吗?怎么没有人陪?”
玉子沉默片刻,低声道:“癌症。唉,家人在外地,他们放弃了,觉得没希望。”
贾贵斌一听,顿感自己的冒失,“不要这样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