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历史最悠久的零售公司屈臣氏又被传出要上市了,这件事你怎么看?
一般来说,一家公司会在多个阶段面临上市的可能性:
当公司从初创逐渐走向成熟,收入和市场份额增长时,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支持快速增长,上市可能成为一个选项;当公司计划推行大规模的市场扩张、产品研发或国际化战略时,上市可以提供所需的资金,还可以提高知名度。
如果是处在成熟期的公司,已经占据市场地位并拥有稳定现金流,那么上市可能是一个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途径;如果是在转型期,公司需要进行重大战略转型或业务重组时,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可能也需要通过上市来筹集资金,提升竞争力。
1828年,一名英国人在广州开了一家西药房,这是屈臣氏的前身。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业务从药品逐渐扩展至化妆品、百货等领域。1981年,屈臣氏被李嘉诚收购,自此开启了大规模的全球扩张计划,中间收购了不少国内外零售企业,拥有超过1万家零售店。
2007年前后,屈臣氏将重心转向国内,以平均每年开200家门店的速度在内地疯狂扩张,一度成为全球第一大化妆品零售商。
在2015年以前,屈臣氏可以说是全球最成功的传统零售商之一。
但随着互联网电商的崛起和中国零售格局的变化,线上渠道的冲击使得传统门店的客流量和销售额大幅下降。从屈臣氏母公司长江和记发布的财报来看,2015年和2016年,屈臣氏在中国市场的业绩放缓,同店销售额增长乏力,甚至首次出现营收负增长。
到了传统电商、兴趣电商等打得火热的当下,屈臣氏的困境越发明显。近几年,屈臣氏一直在推进转型,一方面从传统的推销式销售,转向更自主和个性化的智能门店服务;另一方面发力“O+O”(线上和线下)与企微生态,布局线上商城来应对电商冲击。尽管如此,效果只能说不尽如人意,屈臣氏仍然依赖门店的线下零售渠道。
2020年至今,屈臣氏的营收、净利润整体呈下行趋势。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屈臣氏中国收益总额为164.53亿港元,同比下滑6%,近3年的息税前利润率仅为个位数,远低于巅峰时期的20%以上。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企业是处于转型期还是处于衰败期,大众对屈臣氏酝酿上市的消息普遍持谨慎态度,并不十分看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