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丽的事物千篇一律,丑萌的趣味万里挑一。奥运会期间,借着全红婵的光,树脂小乌龟、丑鱼拖鞋等陆续出圈,小乌龟让商家订单暴增上百倍,10天的销售额达到大几百万元,丑鱼拖鞋销量周环比飙升近14倍。近日,某视频平台上不少销售丑穿戴甲的直播间也火了,这些穿戴甲凭借粗糙丑陋的外观吸引了大批网友,有的店铺每次直播都能吸引数千甚至上万名观众。连主播都说“我们这里的穿戴甲包手工制作的,机器做不出这么丑的”,还一直说“恭喜”,“恭喜这些丑东西终于卖出去了”……哪怕在直播销售均价不超过10元的情况下,场均销售额仍能达到2500元以上,近一个月的销售额在5万到7.5万元左右。
丑东西似乎正在成为新的流量密码,也在成为新的赛道。今年互联网上,出现过哪些风靡的丑东西?它们是怎么让年轻人一步步上头的?
那些曾经风靡网络的丑东西
什么是丑东西?丑东西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美学贬义词,它更多的是在一种网络语境下的自嘲与反讽,指的是那些设计独特、风格迥异,甚至初看之下略显笨拙或不合常规的产品或现象。这些丑东西往往打破了传统审美的束缚,以一种近乎荒诞的姿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却意外地引发了年轻人的共鸣与喜爱。
丑东西的颜值千奇百怪,丑东西的爆红千姿百态。2024年8月,“文创经济爆火博物馆7天补货5次”成为热门话题。其中,甘肃省博物馆文创产品“马踏飞燕”玩偶尤为出圈。一匹肥头绿马踩在小鸡头顶上,一周时间就让甘肃省博物馆淘宝旗舰店成交量大涨343%,一周断货5次。网友评价说:“这哪里是马踏飞燕,这是驴踩肥鸡啊!”还有评论表示:“被丑到了,想要!”2024年7月,暑期档很红的电影《抓娃娃》中,马丽饰演的角色头上那条挂着钥匙的头绳引起很多人的好奇,一扒才知道,这是巴黎世家的钥匙皮筋,是售价4000元的时尚单品。很多网友觉得,时尚终究是我们看不懂的样子。2024年5月,“黏土滤镜”在社交平台刷屏,在某视频平台上,“黏土世界的另一个我”话题播放量达到3.8亿次。在小红书平台上,“黏土滤镜”话题的浏览量更是高达1917万次。当时媒体最普遍的定义,就是称之为“又丑又上头”。
与之类似的丑东西还有许多,很多人疑惑,为何这些丑东西成了年轻人的心头好?为何越丑的东西越受人喜欢?
丑东西为什么让年轻人上头
《脱口秀大会第四季》决赛中,何广智向徐志胜发出了灵魂拷问:“吾与城北徐公孰丑?”此语一出,全场爆笑。大家喜欢丑东西,或许就如大家喜欢脱口秀一样,喜欢的是东西背后的情绪价值、社交和自我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