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快消品,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用近一个月时间,走访了多地市场,采访了一些头部卖场的老板,包括折扣店头部乐尔乐、零食渠道零食有鸣等,还深入云南、四川、河北等地的经销商渠道。同时,我们的团队用时2个月,对全国的线下卖场以及电商渠道的销售数据做了16期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快消品市场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商超终端业绩下滑30%以上,传统电商业绩下滑5%以上,而一些新兴的零食赛道、硬折扣、头部KA(大卖场)、CVS(便利店)、直播电商、社区团购、特殊渠道等增长迅猛,中国快消品市场正在加速分流。
在这种大环境下,有的厂家抓住机会,发展迅猛。比如和丝露的苹果醋,之前销量低迷,因打通了赵一鸣和万辰两个零食系统,产能供不应求。然而,更多的厂家业绩下滑形势严峻,面临亏损风险,很多企业不得不裁员。

其实,每一次渠道变革,都会淘汰一批不善变化的企业,也会催生一批全新的品牌。在夫妻店、批发市场盛行的20世纪90年代,诞生了最早一批的快消品品牌,如可口可乐、乐百氏、健力宝、旭日升、大大等。2000年开始,连锁便利店、大卖场等发展迅猛,诸如娃哈哈、农夫山泉、怡宝、达利园、伊利、蒙牛等依托于卖场及便利系统的品牌快速崛起。2007年至2019年,电商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诞生了诸多网红品牌,如元气森林、嗨吃家、梅见等。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24年1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