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达300勇士长眠之地
发表于 2024年10月
如今希腊温泉关的海岸线距离战役发生的山脉有3公里宽,从山脉的走势可以依稀推断出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描绘的“三门两厅”。
有两条高速公路横穿海岸线,公路对面有一座现代列奥尼达纪念碑(Leonidas Monument),正中是列奥尼达的青铜塑像。

公元前490年波斯帝国皇帝大流士一世入侵希腊,在雅典附近的马拉松登陆被击败。大流士一回国修整准备倾全力卷土重来,可4年之后病逝。围绕皇位继承权发生的内乱拖延了波斯帝国发动战争的准备。之后,大流士一世的儿子薛西斯一世权力巩固,在公元前480年发动了对希腊的第二次入侵。薛西斯一世水陆并进,希罗多德在《历史》中说波斯的总兵力有264万,这太夸张了,近现代西方史家估算总兵力在12万到30万之间。无论如何,与希腊城邦国家相比,波斯兵力仍然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但希腊人没有被吓破胆,他们的陆军主力来自斯巴达,海军主力来自雅典,其基本战略是利用希腊半岛多山,多狭窄海峡海湾的地形特点,选择一两处险要隘口凭险死守。陆地阻击只是辅助手段,因为只要限制住波斯海军的数量优势就有战胜对手的希望。而一旦波斯海军被击败,庞大的陆军没有舰队运送给养,会在关隘前不战自退。这就是希腊联军的总体战略思想:陆地战采取守势,寄希望于海战的胜利。基于这种战略,斯巴达王列奥尼达一世(Leonidas I)率领300名斯巴达重装步兵,连同各城邦的辅助部队共7000人抢占温泉关天险阻击波斯的陆军主力。同时地米斯托克利(Themistocles)指挥的雅典舰队为核心的希腊海军在附近狭窄的海湾寻机攻击波斯海军。

温泉关战役简示图

今日的温泉关

看过电影《斯巴达300勇士》的朋友,对于温泉关会战想必熟稔于心:希腊战士凭借天险击退波斯军的突击,但是有希腊人叛变,告诉薛西斯存在一条小路可以从山间迂回到温泉关背后,波斯军沿着小路包抄希腊军后路,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为保存实力,列奥尼达命令联军主力撤退,自己和300名士兵对抗波斯大军,全体战死,他们的事迹流传到后世成为不畏强权,反抗侵略和自我牺牲的典范。但是真实的历史确实如此吗?今天的战场是否还保留着2500年前的样子,2023年12月我特意飞到希腊,从雅典机场租车北上200公里实地勘察了今天的温泉关战场。

本文刊登于《世界博览》2024年2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