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厄勒海峡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它的一端是今属丹麦的西兰岛,另一端则是位于瑞典南部的斯科讷省。15世纪初,当时统治北欧(丹麦、挪威与瑞典)的波美拉尼亚的埃里克看中了这个地理位置,下令在西兰岛上建造一座城堡,控制通过海峡的所有航船,迫使通过厄勒海峡的船只支付通行费。这座在之后的几个世纪里为丹麦统治者带来可观财富的城堡,因地处丹麦西兰岛的尖端,而被称为克罗根堡,“克罗根”意为“尖角”。
几经变迁
1个多世纪以后,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二世选中了这个墙高壕深、环境优美的古堡,决定利用船只过境带来的滚滚财源将它改建为王宫,改建花去整整11年时间(1574—1585)。宫殿用沙岩石砌成,四周红色砖墙环抱,一色的铜屋顶,雄伟壮观,堪称当时北欧最精美的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的宫殿。弗雷德里克二世十分高兴,将其命名为卡隆堡宫(意即“王冠之宫”)。可惜他命中注定无福消受自己的杰作。卡隆堡宫建成不过3年,弗雷德里克二世就去世了。他的继承者克里斯蒂安四世(1588年至1648年在位)同样很喜爱这座城堡。
在这位丹麦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的统治期间,1629年,由于两名工人的疏忽引发了一场大火。大火吞没了一切,包括大部分珍贵家具、绘画和铜屋顶,唯有宫内的教堂幸免于难,当地人认为这是上帝保佑的结果。克里斯蒂安四世不顾人们的反对,决定用征收的关税重新修建这座宫殿。1637年,卡隆堡宫修建一新,在修复的过程中,建筑师将宫殿的屋顶从原来的圆形螺旋塔顶改为现在的尖塔顶,呈现出巴罗克建筑的风格。可惜十几年后,丹麦在与瑞典的战争中失利,瑞典人进驻卡隆堡宫,从1658年到1660年,在此统治两年,将宫内的珍贵财物洗劫一空。所幸,战后,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四世又一次重新修葺卡隆堡宫。
这次瑞典人的入侵打破了丹麦王室的温柔乡迷梦,也证明这座城堡并非坚不可摧。1688年至1690年间,城堡增设了一条名为“王冠防线”的防线。不久之后,城堡周围又修建了一系列新城墙。城墙建成后,卡隆堡宫一度被认为是欧洲最坚固的堡垒。当然,在火器时代,已经不存在难攻不破的城堡了。再坚固的城墙,也抵挡不住大炮的攻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