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鹏 毫厘之间
作者 李莉
发表于 2024年11月

巴黎奥运会上,速度攀岩运动员伍鹏以4秒77的成绩获得亚军。巴黎的风把伍鹏额前的碎发吹起,把速度攀岩这项运动吹向更大的讨论场,唯刘炜在场边指挥比赛。独没有晃动这位年轻运动员的心神。

伍鹏和冠军莱昂纳多只差0.02秒,几乎是一个指尖的距离。莱昂纳多右手食指的第一个关节比他更早触壁,竞争的激烈清晰起来。

第一次站在奥运会赛场,伍鹏的体验是复杂的。还未出征,周遭已是烽烟四起。他短兵相接后又冲锋陷阵,最终安营扎寨,得以喘息。遗憾与欣喜交替出现,惊心动魄的故事永远迷人,但主角的波澜不惊为故事赋予了另一种可读性。赛场上,伍鹏独自坐在隔离区,甚至美国运动员沃森想要和他击掌,伍鹏都没有注意到。镜头里,他总是戴着耳机,跟自己无关的声音都被屏蔽在外。

伍鹏(右)战胜对手。

英雄之旅

美国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曾提出“英雄之旅”模板,指主人公原本在自己平凡的世界里活得好好的,后来有个触发事件打破了平衡,他不得不冒险进入未知领域;在这个新的世界里,他面临新的挑战,结识了新的盟友,遇到了新的导师,最终经过种种磨难取得了胜利,实现了转变,回到平凡的世界,成为不同的自己。

伍鹏的故事可以贴合这样的英雄叙事。2002年出生,13岁被柔道教练选中,进入湖南省邵阳市体育中学接受训练;15岁被教练送入湖南省攀岩队。这是新生项目选材的捷径,伍鹏懵懵懂懂地走上了攀岩之路。他没有自主选择,一切都听从教练的安排。从最开始的全能项目,到最终确定速度攀岩,命运安排他站上了奥运舞台。

速度攀岩的起点很高,是一个从手指尖到脚趾尖都要去控制的运动。首先要把难度攀石搞定,具有一定攀爬能力,打好基础之后,才能去尝试速度。速度项目需要爆发力,考验的是身体素质,要力量,也要柔韧性、意志力。直到上届东京奥运会,攀岩第一次成为比赛项目,三项全能,男女各产生一枚金牌,速度攀岩只是全能项目中的一项。今年巴黎奥运会,速度攀岩单独设项,攀岩项目有了4块金牌。下届洛杉矶奥运会可能会更多。

伍鹏在巴黎奥运会比赛中。

伍鹏和一线城市里那些把攀岩当作生活一部分的年轻人不一样,他闲时不会约朋友去玩抱石,也从来没有尝试过户外野攀,他不是攀岩运动兴趣爱好者,而是从科研团队“冠军模型”里出来的专业运动员。

本文刊登于《新体育》2024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