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热潮 体育产业新引擎
作者 林炫宇
发表于 2024年11月

市场巨大 潜力无限

网球在全球范围内以广泛的认可,成为商业化最成功的球类项目之一。高商业价值主要来源于独特的收入模式,涉及赛事奖金、品牌赞助、个人代言、品牌销售、转播版权等多方面。2024年美网赛事总奖金额度再创新高,达到了7500万美金,比上年增长了15%。如此高额的奖金,将网球市场形容为“金矿”毫不为过。

网球运动员的收入长期处于高速增长之中。在福布斯2023年全球女运动员收入榜上,前10名中有9名是网球运动员。中国选手郑钦文以比赛奖金收入170万美金、赞助收入550万美金,名列第15位,与谷爱凌一起成为进入前20位的中国运动员。众多知名国际品牌日益看重中国网球运动员背后巨大的市场潜力。目前,郑钦文已拥有耐克、支付宝、劳力士、麦当劳、兰蔻等10个知名品牌的赞助,市场价值进一步提升。这不仅是她个人荣誉的象征,更是中国网球运动商业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和拥有很大潜力的证明。

明星运动员带动效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08年,李娜闯入北京奥运会女单四强,带来了中国网球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据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的调研数据,2007年中国网球爱好者数量约为400万人,北京奥运会后激增到812万人。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体育基础人口增加。近年来,网球运动在中国快速普及。据国际网球联合会发布的《2021年全球网球报告》,中国网球参与人数已飙升至近2000万人,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占全球网球总人口的22.9%。同时,中国网球场地的数量也为全球第二,达到近5万个。

但是,就人均来看,中国网球运动的参与基数仍与传统强国存在较大差距,在全球处于相对偏后的位置。这正是中国网球发展的潜力所在。今年夏天,郑钦文夺得巴黎奥运会女单冠军,成为中国网球产业热度升温的催化剂。可以预见,中国网球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期”已经到来,网球爱好者的群体也将迎来又一波迅速扩大。

赛事经济 蓬勃发展

金秋时节,网球中国赛季齐聚阿尔卡拉斯、梅德韦杰夫、辛纳、萨巴伦卡等大满贯得主,见证了中国“金花”们绽放和男网“金草”们成长。中国网球公开赛、上海劳力士大师赛、武汉网球公开赛相继举行。

本文刊登于《新体育》2024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