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背后的隐藏“杀手”
作者 张振玉
发表于 2024年11月

专家简介

张振玉 南京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微生态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心身医学协作组委员,南京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防控办公室常务理事。擅长胃肠病、胆胰疾病、胃癌、消化性溃疡等消化系统疑难疾病的诊疗。

27 岁的女性小朱因腹泻1个多月便自行在家吃了止泻药,但接连服药多日也未见好转,后因长时间发热而前往医院就诊,经一系列检查被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小朱怎么也没想到,只是一个常见的拉肚子,背后竟藏着这么严重的疾病。

腹泻,俗称拉肚子,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或含未消化食物、脓血、黏液。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曾遇到腹泻的困扰,但常常不被重视。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腹泻的致死率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高居各种疾病死亡率的第四位。

腹泻也需警惕恶性肿瘤

很多人在出现腹泻时,往往想到的便是胃肠道“小”问题,如是不是摄入不干净的食物导致急性肠炎等,或是一些常见的胃肠疾病等。若是慢性腹泻,其病因则较为复杂,常见于功能性胃肠病或急性腹泻发展所致,但也不能忽略胃肠出现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肠易激综合征。这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以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便秘或两者交替。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常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每日 3—5 次,多为糊状便,可带有黏液,但无脓血。目前,该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肠道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

·克罗恩病。可累及全消化道,以回肠末端和结肠多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体重下降等。

本文刊登于《祝您健康》2024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