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胃肠的“胶囊相机”
作者 李璐蓉
发表于 2024年11月

50岁的王叔最近遇上了烦心事,长期腹泻不愈,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只得前往医院问诊。医生在详细了解王叔的病情后,建议他做个胃肠镜检查。可王叔却打起了“退堂鼓”,直言忍受不了那种难受劲,也不愿意接受麻醉。这样的情况在医院的消化科屡见不鲜,有的患者是因对全身麻醉(全麻)有着深深的恐惧,担心麻醉会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如大脑受到影响等;有的则抱着一种鸵鸟心态,觉得只要不做检查,就可以当作身体没有问题;更有一些患者担心检查会带来副作用,如对胃肠造成损伤,因插管出现的干呕、恶心等不适症状等问题。然而,一种胃肠检查方式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为那些对传统胃肠镜检查及全麻心存顾虑的患者带来了新的选择,这便是胶囊胃肠镜检查。

进行胶囊胃肠镜检查时,患者只需吞服一颗内部集成了微型摄像头、光源和传感器等精密设备的胶囊,由医生利用体外磁场来控制胶囊在体内的运动,对病灶进行拍摄,从而达到检查胃肠道的目的。这颗胶囊就像一名小小的 “侦察兵”,在患者的胃肠道内 “游走”,依次经过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乃至大肠。胶囊内的摄像与信号传输装置在体外磁场的精确控制下,精准地对胃肠道的各个部位进行拍摄一般会拍摄上万张照片将胃肠道内的情况清晰地记录下来,为医生提供详细的诊断依据。

游走于胃肠道的“侦察兵”

进行胶囊胃肠镜检查前,患者需根据医生指导口服清洁肠道的药物,因无法在检查过程中进行冲洗,该检查对胃肠道清洁的要求会更高。一般来说,检查前一天应进食流质或半流食食物,如面条、面片、小米粥等,避免食用白菜、韭菜等高纤维食物。检查当日吞服胶囊,待胶囊进入2小时后开始实时监测拍摄图像,检查开始后2小时内禁水,4小时内禁食。在检查进行4小时后可进食少许干粮,例如馒头、面包,但须避免进食深色果蔬,如火龙果、番茄、紫菜等。

本文刊登于《祝您健康》2024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