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的那些事儿
作者 张秋萍
发表于 2024年11月

秋冬季寒邪渐起,若不慎感受寒邪,凝滞气血,容易出现各种部位的痛证。拔罐具有缓解疼痛的作用,无论是头痛、腹痛、风湿痛,还是身体急慢性损伤,如落枕、关节扭伤等,都可以通过拔罐治疗,“拔上一罐、病去一半”,有的甚至一次就能完全消除症状。

拔罐是中医治疗、保健的常用方法之一,不需要特殊的器材和设备,一般亦不需要任何药物,所用物品,在家中举目皆是,如玻璃瓶子、杯子等,皆可取用。拔罐的操作方法也十分简单,只要避免禁忌证,一般不会出现不良反应,特别适合在家中自己进行。

拔罐的禁忌证

拔罐的适应证很广,可用于大多数疾病的治疗,尤其是以疼痛为特征的疾病,也可以用于改善亚健康状态,难以一一列举。因此,除了一些疾病不宜拔罐,常见的不适症状,都可以尝试拔罐治疗。以下列举的便是禁忌拔罐的情况。

(1)人体器官重度功能障碍者,如患有严重的心脏病、肝肾功能异常等。

(2)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倾向者,如咯血、便血、血友病、紫癜等。

(3)恶性肿瘤患者。

(4)全身性水肿者。

(5)高热患者。

(6)躁动不安或有精神疾病者。

(7)广泛性皮肤病或皮肤过敏患者。

此外,处于妊娠或月经期状态的女性,或是外伤骨折、皮肤破损等患者,不宜拔罐。健康人群酒后、饭后、过度疲劳、过度劳累时也不宜拔罐。同时,人体的一些部位拔罐需慎重,如大血管行经之处,乳头,心脏搏动点,头面五官部,前后二阴,浅表动脉分布处等,这些部位建议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

罐体种类各不同

在家中,瓶瓶罐罐确实可以用来拔罐,但如果打算多次使用,还是建议购买、使用临床常用的罐体。

1.玻璃罐

目前最常用的罐体由玻璃制成,有多种口径以适用于不同部位,特点是光滑透明,可实时观察罐内皮肤充血、出印的程度,可用于多种拔罐手法,结实耐用;缺点是摔碰容易碎裂。

本文刊登于《祝您健康》2024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