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脐里的“泥”能抠吗
作者 朱乐兰
发表于 2024年11月

〇 肚脐的来历

肚脐,又称为脐,它是人体解剖结构的一部分,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脐带的痕迹。在母体内,胎儿通过脐带与胎盘相连,胎盘则是胎儿与母体交换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主要器官。

当受精卵着床后,胚胎开始发育。随着胚胎的成长,脐带和胎盘开始发育。脐带连接胚胎(后来是胎儿)的腹部与胎盘。在妊娠期间,脐带内含有两根动脉和一根静脉,负责胎儿与胎盘之间的血液交换。当婴儿出生时,脐带被剪断,残端在婴儿体内会逐渐干枯、脱落。剪断后的脐带残端会在几天内自然愈合,随着时间的推移,剩下的组织会退化,最终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肚脐。

〇 肚脐连着肠子吗

实际上,肚脐可以被视作一个“死胡同”。肚脐下面是腹部的一个凹陷区域,其下方有腹壁肌肉和脂肪组织,再往内则是腹腔,其中包含了胃、肠、肝脏、脾脏等多种器官。肚脐和这些器官之间被肌肉、脂肪和其他结缔组织分隔开。因此,肚脐与肠子是分开的,它们之间没有直接的物理连接。

不过,肚脐的内部结构(脐内侧襞)紧挨着包着内脏的腹膜,但在生理功能上,肚脐并不参与肠道的任何消化或排泄过程。

本文刊登于《祝您健康》2024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