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中国在南太平洋地区影响力持续攀升,视南太平洋为其“后院”的美国备感忧虑,为维持霸权,美国一改往日对南太平洋的“战略忽视”,明显加大投入,与太平洋岛国特别是澳大利亚互动更趋紧密,“回归”南太平洋逐渐成为美国“印太战略”部署的重要一环。虽然澳大利亚阿尔巴尼斯政府上台后,在澳中两国共同努力下,澳中关系迎来转圜契机,但在美国“印太战略”背景下,澳大利亚对华政策仍呈现出较强的两面性。阿尔巴尼斯政府和莫里森政府一样,视美澳同盟为澳大利亚外交与防务基石,迷信美国主导的地区秩序最符合澳大利亚国家利益。同时,以反华鹰派人物达顿为首的反对党也对阿尔巴尼斯政府加紧“盯防”,随时准备给阿尔巴尼斯政府贴上“亲华”“绥靖”标签。在此环境下,阿尔巴尼斯政府若想重振澳中关系亦非易事。因此在“印太战略”影响下,澳大利亚当前的对华立场是“疑惧防范”。
深化美澳同盟关系
在拜登政府重塑盟友关系、重回“多边主义”的“印太战略”鼓舞下,澳大利亚作为美国最忠诚盟友,与美国互动更趋紧密、深入。
在安全上,澳大利亚甘做美国前沿基地、军事大后方,积极为美国在澳大利亚军事存在提供便利。一是依托自身地缘优势,有意将澳大利亚的北领地打造为美国面向亚洲的分布式作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积极拓展联演联训的频次与种类,以强化澳美两军协同;三是加强国防工业合作,与美国共建军事防御体系。

在经济上,澳大利亚配合美国加紧构建排华产业链、供应链。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澳大利亚加大与美国关键矿产合作,并在稀土领域先行试水,“以对抗中国在稀土供应方面的主导地位”。为对冲“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澳大利亚还响应美国有关鼓励西方发达国家加大对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投资的号召,与美国联合推进在南太平洋地区的基建合作。同时,对与中国的经贸摩擦,澳大利亚也积极寻求美国“撑腰”。讽刺的是,澳大利亚公司在中国丢失的市场恰恰正被美国企业迅速填补。
在政治上,拜登政府上台后,澳大利亚对美国亦步亦趋,积极充当美国反华“马前卒”。在涉港、涉疆、涉台、南海等敏感议题上,澳大利亚全力附和美国,渲染“中国威胁”,抹黑中国形象,也因之赢得了美国的高度肯定。美澳结盟70周年之际,澳大利亚与美国又迈出历史性的一步,宣布与英国共同缔结新的美英澳“三国联盟”。
注重“抱团取暖”
澳大利亚除了深化美澳同盟关系外,还注重与所谓“志同道合者”的“抱团取暖”,并力图以意识形态划线,实现“印太”与欧洲的对接。
加速推进贸易多样化,以实现“替代中国”。在与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经贸关系受挫、盟友美国急切重构对华产业链的背景下,澳大利亚更加积极地开拓其他贸易市场,试图借此减轻对华贸易依赖。一是积极推动与印度的自贸谈判;二是与英国签署自贸协定;三是力推氢能等低排放技术的国际合作;四是与日本、印度联手推进弹性供应链建设。
积极拓展以“四方安全对话”(QUAD)为核心的防务合作,以应对地区日益严峻的安全环境。除主动配合美国在印太的军事部署外,澳大利亚也积极谋求与其他地区主要国家的双边、多边合作,以共同维护美国霸权、提升澳大利亚在地区的威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