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防范政策的未来趋势
作者 刘霏 王一洋
发表于 2024年11月

澳大利亚对华政策始终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无论“接触和制衡”,还是“防备和恐惧”,都是这种矛盾心态的直接体现。在处理中澳关系时,澳大利亚一方面认为,中国快速发展为澳大利亚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一定程度上接受中国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澳大利亚又对中国怀有深深的疑虑和防备,认为中国崛起充满不确定性。在美政府持续推进“印太战略”的背景下,作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坚定盟友,澳大利亚对华政策深受美国影响,这定会对中国周边的军事、经济安全造成深远影响。

加剧中国周边经济问题的安全化

经贸合作过去是中澳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经济上的紧密联系也被视为两国关系成功的标志。一方面,澳大利亚希望继续发展对华贸易,在经济上能够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另一方面,澳大利亚又在政治安全上对中国加以防范。这种两面性导致了中澳经贸问题的安全化。

伴随美国推行“印太战略”,澳大利亚越来越担心在经济上对中国过于依赖。在此背景下,中澳两国关系出现了经济问题安全化的趋势。在双边贸易和投资中,原本属于经济的问题被贴上安全问题标签,双边经贸投资关系遭受冲击。一直以来,澳大利亚对中国投资的审查都十分严格,很多普通的投资案例都被过分解读甚至被污名化。例如,澳大利亚以安全问题为由禁止华为参与澳大利亚5G建设,莫里森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反对长江基建控股公司(CKI)收购澳大利亚最大的天然气管道公司APA集团,以及修改外国投资法等。

不仅如此,澳大利亚政府官员还多次妄称,澳中关系症结是在中国而非澳大利亚,中方须先取消对澳大利亚制裁以改善双边关系。并且密切配合美国组建“印太经济框架”“蓝色太平洋伙伴”(PBP)等“小圈子”,试图以经济遏华,从而加剧中国周边区域经济问题的安全化。

增大周边国家

对华军事施压力度

在美国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者”以来,澳大利亚国内有关“中国威胁”的讨论不断升温。澳大利亚部分媒体在澳大利亚安全情报局的“指导”下不断炒作中国“影响力渗透”对澳大利亚主权和自由造成的“威胁”。澳大利亚安全情报局声称,当前澳大利亚面临的外国渗透和间谍威胁史无前例,其危害程度远超冷战时期,而中国则是“极端威胁”。

本文刊登于《军事文摘》2024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