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未来高端战争,美军加速舰载机向平台通用化、多功能、无人化方向发展,还将多型岸基飞机纳入航母编队作战体系。预警机实现空基作战体系管控,电子战飞机具备独立作战能力,战斗机有望实现有人/无人多域作战,反潜战飞机实现无人反潜作战,无人加油机成为首款舰载专用加油机,运输机具备直达保障能力。美军航母编队飞机在高烈度对抗环境中的持续作战能力与作战范围大幅度提升,加速海空交战模式向有人/无人协同作战转变,催生航母编队体系构建、指挥控制向远程交战方式演进。
预警机实现空基作战体系管控
基本情况 由于E-2C预警机不具备空中受油功能,留空时间短,对广域战场的指挥控制能力不足。美军对E-2C进行软硬件升级,自2014年3月开始,航母编队陆续换装E-2D预警机,预警机中队的飞机由4架E-2C增加到5架E-2D。美军为E-2D加装了空中受油探管,使其可接受多型空中加油机支援。2019年9月,首架完成空中受油改装的E-2D在诺福克海军基地服役。预计到2025年,美军航母E-2C全部退役,均换装具备空中受油能力的预警机。
主要影响 E-2D采用AN/APY-9空时自适应雷达、ALQ-217电子支援系统、红外搜索监视跟踪系统以及协同交战能力系统等,在雷达和通信能力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并引入空中受油能力,可作为区域监视、通信中继平台。
一是强化航母编队战场态势感知能力。E-2D采用先进数字技术,强化目标监视能力、敌我识别能力与协同感知能力;采用数字波束形成技术与空时自适应处理架构,可抑制杂波、干扰和其他电磁干扰源,具备海上、陆地上空的态势感知能力,提高多目标跟踪与批处理能力。
二是拓展航母编队指挥控制时空范围。E-2D最具颠覆性的变革是作为“海军一体化火控防空”系统的中心节点,在横向上链接更多作战平台,在纵向上涉及杀伤网更多作战要素环节,可显著拓展指挥控制时空范围,灵活调配战场内所有空中作战平台,适时执行火控解算、接力制导等任务,实现空基作战体系管控。
三是强化航母编队协同交战能力。通过为E-2D加装协同交战能力系统、升级Link-16数据链,可将多个作战平台的雷达跟踪数据融合为实时图像,航母编队基于网络信息体系共享实时态势,可进一步增强协同决策与火力打击能力。E-2D不仅能指挥航母舰载战斗机、电子战飞机等,而且能直接控制导弹武器,实施超视距拦截和攻击。可见,E-2D已成为构建超视距导弹武器打击链的核心节点,引起作战模式重大变化。


作战能力 E-2D现已成为美军航母编队的“倍增器”,具备广域空间侦察监视、协同探测空中目标、长时间指挥控制等作战能力。
一是广域空间侦察监视能力。舰载预警机的空域监视能力从原来主抓一个威胁轴、兼顾另外一个威胁轴转变成同时兼顾两个威胁轴、侧重其中一个威胁轴,进一步增大空域监视范围。
二是协同探测空中目标能力。E-2D装备AN/APY-9空时自适应雷达、红外搜索监视跟踪系统等,被认为是对抗第五代隐身战机以及导弹预警的重要平台。该型预警机与F/A-18E/F战斗机的AN/APG-79雷达、宙斯盾舰的AN/SPY-1D雷达等协同,能够有效探测、识别与跟踪强杂波环境中低空飞行的隐身飞机、巡航导弹等目标。
三是长时间指挥控制能力。E-2D从传统的空中预警角色转变为承担整个战场指挥控制的全新角色,可对复杂战场环境的作战行动实施灵活、高效与敏捷的指挥控制。随着E-2D陆续加装空中受油探管,可接受多型空中加油机支援,平均任务时间从4小时增加到7小时,作战半径由200千米扩展至400千米,能够远离航母编队奔赴战区前沿,不仅可对距航母1000千米外的目标遂行早期预警,还可在广域战场空间提供长航时综合作战管理,确保指挥控制连续性。
电子战飞机具备独立作战能力
基本情况 EA-6B电子战飞机飞行速度慢,与F/A-18E/F战斗机群协同难度较大,一般以远距支援干扰为主,且电子战性能相对较差。到2018年12月16日,EA-6B全部退役,航母换装EA-18G电子战飞机,每个电子战中队编配7架。EA-18G采用F/A-18F的机体,保留了F/A-18F Block II批次90%的部件和系统,两者最大的不同在软件方面,有利于提升电子战飞机与战斗机的协同作战能力。近些年,美军对EA-18G进行无人化改装,着力提升其战场生存能力。2020年2月,美波音公司与美海军演示了EA-18G有人/无人编组的飞行能力,1架有人飞机成功地对2架无人机实施指挥控制。
主要影响 EA-18G是目前美海军唯一能实施全频谱电子攻击能力的电子战飞机,既是当今战斗力最强的电子战飞机,又是电磁干扰能力最强的战斗机。
一是创新电子战飞机独立作战能力。EA-18G具备全谱电磁攻击能力、通信对抗能力和雷达干扰能力,增强了对防空系统和通信网络的电磁战能力,不仅能伴随战斗机在高风险空域执行电磁掩护、电磁压制等任务,还能凭借自身搭载的空空导弹、头盔瞄准系统等独立执行任务,不需要战斗机护航,增强了在强对抗战场环境中作战编组的灵活性。
二是强化电子战飞机干扰能力。美海军提出“下一代干扰机”计划,替换EA-18G的战术干扰吊舱AN/ALQ-99,其干扰功率提高4倍以上,干扰波束宽度可以控制在5°以内,实现对指定雷达或通信终端的定向辐射,降低了被截获概率,并可同时干扰多个目标。新的干扰机采用先进数字式干扰技术,可快速调整各种干扰参数;基于开放式模块化架构,进一步加强全频谱电子干扰能力,大幅提升对敌方雷达、通信系统的干扰和压制能力,有利于在高端战争中夺取制电磁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