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早发现:不要让它牵“肠”挂肚
41岁的张先生自觉大便次数增多2个月,到医院消化内科就诊。接诊医生给张先生安排了肠镜检查,结果显示“乙状结肠溃疡增殖型病灶”;然后取活检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报告显示为“腺癌”。消化内科医生随后联系胃肠外科医生,安排张先生住院进行了乙状结肠肿瘤根治术,术后还进行了化学治疗和免疫治疗。如今半年过去了,张先生身体恢复良好,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门诊复查。但是张先生心里一直有个疑问,自己平素身体没有什么异常,体格健康,连感冒都很少得,就是偶尔有些肚子疼,有时一天要拉好几次大便。当时以为是不小心吃坏了肚子,怎么就检查出了肠癌了呢?
什么是肠癌,有哪些症状呢
肠癌是结肠癌和直肠癌的统称,医学名称为结直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列居全球恶性肿瘤的第3位和第2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生活方式改变,我国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呈逐年上升趋势。
肠癌的早期没有明显症状。这是因为结直肠属于空腔器官,空腔器官里长了东西(如息肉等),暂时不会立即对空间形成挤压作用,因此可能没有异常症状。但如果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下列症状:①排便习惯改变,如本来一天1次的大便变成了一天好几次或几天才一次大便;②大便性状改变,如大便变细了,或颜色变成了暗红色,感觉像有果冻一样的东西粘在一起,给人黏黏的感觉,等;③腹痛、腹胀,腹部甚至能够摸到肿块;④有些人可能会出现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另外,全身症状也逐渐表现出来,如贫血、消瘦、无力、低烧等。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家庭医学》2024年1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