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需警惕保健品引起低血糖

在糖尿病降糖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低血糖症,严重的可导致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生活质量受损,甚至增加死亡风险。引起糖尿病低血糖症的原因包括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等降糖药物使用不当、老年、饮食不当、运动过量等,其中药物是最常见的因素。除降糖药物过量和使用不当外,临床上因服用保健品而导致低血糖症者时有发生。调查显示,6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选择保健品辅助或代替降糖药物,而在可疑保健品所致的低血糖人群中,有47.2%尿中监测出降糖药物成分。保健品所致低血糖症多较为严重且常反复发作,而糖尿病患者又难以将服用保健品与低血糖症相关联,因而往往没有第一时间将保健品所致低血糖症排除。
我国老年人群保健品利用率高。有研究表明,慢性病(包括糖尿病)患者保健品使用率高于一般人群;但只有46.44%的糖尿病患者知道,保健品没有任何药用价值,而在日常生活中把保健品当作药物服用的现象却很常见。首先,保健品的本质是食品,其调节血糖效果并不能等同于药物;其次,市面上的保健品鱼龙混杂,很多产品能生存下来靠的是虚假宣传;再次,老年糖尿病患者病程往往较长,多合并有其他疾病,自身各系统代谢不正常,容易发生血糖难达标及血糖波动。为了避免保健品引起的低血糖发作,糖尿病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识别保健品和药品
简单来说,从疗效和副作用人手进行辨别。药品是治疗疾病的物质;保健品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适宜于特定人群、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药品有毒副作用;保健品按规定的食用量食用,不会给人体带来任何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危害。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家庭医学》2024年19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