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2年以前,中国几乎没有一位速度攀岩专项运动员。
1999年8月,首届全国极限运动大赛在浙江湖州举办,这是中国第一场带有速度单项的攀岩赛事。但参赛选手都不只参加速度这一项,站在速度攀岩赛道下的选手就是难度赛上的同一拨人,甚至很多人在上场之前从没练过速度攀爬技巧。“难度爬不好,速度也就爬不好。”这个想法在当时很多队伍里常见。那时,中国速度攀岩成绩单还是一张白纸,等待人去填写。
在当年被称为“四大金刚”中的丁祥华、徐宏波、李文茂3 人都参加了这场比赛,赵雷担任主定线员。6 年前就已经在第一届全国攀岩锦标赛上夺得冠军,并在随后几年的各大赛事中大展风头的丁祥华,回想起第一次爬速度赛道的感觉时说:“就是很业余吧。”
难度攀岩讲求的耐力与速度项目追求的爆发力,是有一些矛盾的,这就像耐力跑者的爆发力水平普遍会偏低。不过凭借着平时爬难度积累下来的过硬的身体素质,3人还是一举包揽了这场比赛的前三名。当年新浪网对这场比赛的报道(这可能也是速度攀岩的第一篇报道)上写着:“速度攀岩赛上,李文茂与丁祥华静若处子、动若狡兔的敏捷身影,跃如灵猿、游如壁虎的矫健身姿,把速度、力量、极限之美演绎得水乳交融,你能充分感觉到人类原本属于自然的真谛……而临近终点时双方更是短兵相接、各展其能,回马枪、杀手锏、无所不用其极,胜负往往就在毫厘之间。”
1999年后,国内大部分攀岩赛事中都融入了速度项目,但最初那些年,几乎所有运动员也都不会在赛场之外进行速度单项的训练,只将其作为辅助训练。攀岩运动中的难度项目更能展现这项运动的美感、力量、纯粹,也是绝大多数运动员的偏爱。
90年代,攀岩运动在整个中国也才刚刚受到小部分群体的关注,1988 年中国才拥有第一个人工岩场,1993年国家体委才将攀岩运动纳入正式比赛项目,且当时只有难度攀岩一项,中国攀岩赛事体系在整个90年代都处于摸索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