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向披靡“速度王”
发表于 2024年11月

2007年,无论在世界攀岩历史上,还是在中国攀岩历史上,都是里程碑式的一年。这一年国际攀岩联合会(IFSC)从国际登山联合会(UIAA)独立出来,并正式推出了速度攀岩国际标准赛道。

据中国登山协会委员会秘书长丁祥华透露,速度攀岩标准赛道的推出与中国也有很大关系。在IFSC 成立的两年前,作为国际攀岩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登山协会主席李致新向国际攀岩联合会提出,速度攀岩应该像游泳和田径运动一样有标准赛道,从而有世界纪录。国家攀岩联合会慎重考虑并最终采纳了李致新主席的意见。

经过将近两年的试行,2007年,IFSC 正式推出由法国攀岩定线员雅基·古道夫设计的国际标准赛道。从此世界各地的速度攀岩选手们都会在一面由11 个脚点、20 个手点组成的标准化岩壁上训练和比赛,为之后的纪录刷新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也为攀岩后来正式进入奥运会做好了关键性铺垫。

2007年第九届世界攀岩锦标赛,钟齐鑫夺冠时刻
而对于中国速度攀岩而言,2007年最为重要的事件,莫过于钟齐鑫的夺冠。

这一年,第九届世界攀岩锦标赛在西班牙举办,在这场世界最高级别攀岩赛事上来的都是高手,2006 年世界杯赛钟齐鑫在台下仰望的偶像——俄罗斯选手Sergei Sinitcyn 也在其中。进入半决赛,台上却多出了一个亚洲人的面孔,他就是钟齐鑫。

一路凭实力过关斩将的钟齐鑫,在半决赛的台上看到的来自对手的眼神却都是:诧异、质疑、傲慢,甚至不屑。本来很紧张的钟齐鑫反而被对手的目光激发了斗志,他心里想:“你们等着,等一下我上场的时候,我们在赛场上见分晓,我会让你们服的。

本文刊登于《户外探险》2024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