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生死劫,巴拿马病引发的基因风暴
作者 春野
发表于 2024年11月

最近,菲律宾政府发布公告,受香蕉枯萎病热带4号(TR4)蔓延以及物流不畅影响,菲律宾2023年香蕉出口量下降3%,预计2024年会下降更多。香蕉枯萎病变种TR4又被称为香蕉瘟疫或巴拿马病,被联合国及农业组织公认为是农业历史上最具侵略性和破坏性的真菌之一,是全球香蕉生产面临的最大威胁。

近年来,在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数以万计公顷的香蕉种植园,因为巴拿马病被销毁,直接经济损失已经超过了4亿美元。然而这不是香蕉第一次遭受危机,20世纪50年代也曾暴发过巴拿马病,人们靠更换品种扭转了颓势。那么这一次,香蕉的命运又会如何呢?

香蕉风靡全球

历史上最早人工培育的香蕉来自太平洋上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岛。巴布亚新几内亚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良环境,那里肥沃的土壤、湿热的气候能使新长出的香蕉树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长到20多米高,结出的香蕉也非常巨大,一根香蕉就能当作成年人一顿的口粮。

但是这种巨型香蕉含籽量过多,食用不大方便,一顿吃不完就会被浪费掉,加上生长环境的制约,因此没有得到更广泛的技术栽种。

当地人希望通过种植与扦插两种方式繁殖不同品种的香蕉,但是并没有培育出口味优良的香蕉品种。

19世纪初,法国博物学家尼古拉斯·鲍丁在东南亚调研时发现了一种品种极其优良的香蕉,无籽、饱满、味道绝佳。尼古拉斯尝了之后非常喜欢,并给它命名为大麦克香蕉。

这种香蕉有多好吃呢,丹恩·凯波在他的《香蕉密码——改变世界的水果》一书中写道:“如果大麦克的口味是哈根达斯级别的,那么卡文迪许香蕉(现在的香蕉)的口味就是超市里廉价的冰淇淋而已。”

尼古拉斯想把这种香蕉带回去种植。但是这种香蕉没有籽怎么繁殖呢?原来,成熟的香蕉树树根上会发出新芽,随后又长成新的香蕉树。这样就导致每一株香蕉树,每一根香蕉的基因都完全相同。

这样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保留亲本优良性状,产品质量稳定,每一根香蕉的味道都不会出错。但是,这种情况同时保留了基因缺陷,丧失了基因多样性,一旦暴发疫情,往往就会像森林大火一样蔓延四周无法控制。

尼古拉斯在调研时发现了香蕉无性繁殖的秘密,他从母本上切下根茎组织,栽培在土壤里,慢慢长成香蕉树。最后,尼古拉斯把大麦克香蕉的球茎带到了加勒比海的马提尼克植物园种植,并不断利用扦插技术培育新苗。

马提尼克植物园很快就培育出了许多香蕉树,尼古拉斯非常开心,这意味着大麦克香蕉可以广泛种植。马提尼克植物园的香蕉树结果之后,尼古拉斯邀请许多朋友来家里品尝,每个人都对大麦克香蕉赞不绝口。在此之后,尼古拉斯经常举办“香蕉聚会”。

1835年,尼古拉斯邀请几位植物学家来马提尼克植物园聚会,品尝香蕉。被邀的法国植物学家亨利对这种香蕉非常感兴趣:“这么好吃的香蕉应该让全世界的人都尝到,我要带一株去牙买加种植,万一种活了,也能丰富当地的水果物种。”

亨利带着他在马提尼克挖的香蕉球茎来到牙买加。这种香蕉很适合在牙买加生长,很快存活下来。亨利不断对其进行培育,香蕉树越来越多,也使更多的人都尝到了这种香蕉。

1870年,美国电报号船长罗伦素·道·贝克又将大麦克香蕉从牙买加带到美国。与此同时,美国联合果品公司正在寻找味道好吃的水果准备推向市场。他们在万千水果中发现了大麦克香蕉。

联合果品公司的工作人员在第一次品尝大麦克香蕉的时候惊呼:“这香蕉为什么这么好吃,是里面添加了香精吗?”

当知道这种香蕉是自然生长出来时,联合果品公司的工作人员惊呆了。他们立刻组织工作人员调研大麦克香蕉是否适合大量种植和售卖。调研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大麦克香蕉最神奇的地方在于采摘下来之后它还会继续成熟,便于存放和运输。他们立刻召开了会议,讨论后决定在世界各地的种植园里推广大麦克香蕉。

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种植香蕉,联合果品公司向中美洲的官员进行贿赂与游说,以确保成为彼此的盟友,并由官员们帮助他们拿到更多地。

本文刊登于《知音海外版(下半月)》2024年1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