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终身学习,塑造“闪光晚年”
衰老,是个隐秘而漫长的进程。
身体机能的衰退,更如藤蔓一般无声攀爬,不易察觉,直到某天某件事情发生了,才终于明白情况已经不同了。
网红王德顺大爷,50岁走进健身房,65岁学习骑马、演戏,78岁学会了骑摩托车,79岁勇敢走上模特的舞台,80岁玩打碟,85岁学习开飞机。
英国传奇女编辑戴安娜·阿西尔在89岁时写了《暮色将近》,这本生活随笔将老年人讲述得真诚、细腻又充满生机,也获得了2008年的科斯塔传记奖和美国国家图书评论奖等众多奖项。
在被拉长的老年时光里,我们会遇到什么,又该如何尽力过好这一段时光,赋予它意义,是件值得深思的事。
停滞不前,只会失去社会多重联结
早上六点起床,老伴儿去菜市场抢购第一波新鲜蔬菜,李大爷无聊地打开电视,一边坐在沙发上看晨间新闻,一边嘀咕:“又是一天,该干点什么呢?”退休后的日子,仿佛一成不变。没有退休前,他设想退休生活无忧无虑,可以享受悠长的旅行,做之前一直想做而没有时间去做的事,然而事实上退休后的无忧无虑只能维持一小段时间,很快就陷入了巨大的空虚与迷茫之中。
社交圈子越来越小,子女忙于工作,极少回家,偌大的院子,只剩下老伴和他,平日里安静得能听见时钟滴答声。无聊时刷刷视频,图个新鲜快乐,时间长了觉得重复乏味,找不到价值感,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不如以前,疲倦无力提不起劲儿,到医院又检查不出什么大毛病。和同龄人相比,明显苍老很多。
本来打算跟老伴报个短途游,出去散散心,但李大爷又被“智能所困”。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心理与健康》2024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