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屈的人生,最为励志
作者 袁恒雷
发表于 2024年11月

电影《飞驰人生2》前半部分的平稳准备与后半部分的“速度与激情”交相辉映,人物心理的刻画精细到位,将个人英雄主义与集体协作分工有效结合,产生了令人心悦诚服的逻辑效果。

认知:征战巴音布鲁克比赛的艰难

在《飞驰人生2》里,张弛和他的老伙伴们堪称落魄人生,张弛因为之前的比赛而身体多处骨折受伤,留下了后遗症,他只能委身于一家濒临破产的驾校当教练,为了多挣点钱而找各种借口加课。他的伙伴也过得多不尽如人意,领航员孙宇强依然在他的左右,维修师记星靠着修车度日。

事情出现转机,缘于一家老头乐厂长辛地找到他们,表示可以赞助他们400万元组建车队,征战最后一届巴音布鲁克比赛,条件是带着厂里的顶级车手厉小海参赛。

当厂长邀请张弛团队和厂里进行一场老头乐赛事时,荒诞不经又令人啼笑皆非的赛车场景,既合理引出了新生代车手厉小海,也昭示着征战巴音布鲁克何其艰难。

随着这场友谊赛的推进,老头乐的车门、车窗等零件一件件地被颠簸掉了,人们在乐不可支的同时,也直接体悟出,身处其中的张弛和他的领航员孙宇强,在已经人到中年后,心身就如同这不抗折腾的老头乐赛车一样。

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对自己和对手情况的认知保有可贵的清醒。

赛车是一项昂贵的“烧钱”运动,他们的赞助费捉襟见肘,甚至到了要把车手厉小海卖给对手的窘境。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艰难,促使了这个团队的绝处逢生、触底反弹。

张弛知道,这是他在巴音布鲁克圆梦的最后一次机会,他本来寄希望于徒弟厉小海帮助自己跑完,自己上去转一圈即可。可是这近在咫尺的梦想却几乎都难以完成,他的不甘心是可以理解的。

超越:得知真相后的心理蜕变

张弛和他的伙伴想要参加巴音布鲁克终极赛事面临重重困难。

本文刊登于《心理与健康》2024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