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12月初,阎锡山发动了“十二月事变”。为贯彻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方针,巩固平顺抗日根据地,中共平顺县委根据中共太南地委决定,于12月30日夜,各救亡团体配合八路军某部,一举摧毁了平顺县国民政府,逮捕了平顺县国民政府县长郝效儒、秘书温浚、财政科长袁绍宏、一科长李谷昌、地方公款局长白佩、教育科科员苏璧臣等人,并于1940年1月13日,宣告成立平顺县抗日民主政府,平顺县成为晋东南建立抗日民主政府最早的县份。

1940年3月,被驱逐的平顺县国民政府的部分官员逃至壶关,在壶关县常行村组建了国民党平顺县政府,并将国民党平顺县政府迁往平顺县东南边沿的花园村,与抗日民主政府抗衡,还依附国民党范汉杰二十七军部在陵川县设有办事处,对平顺南部边沿地带的28个村实行统治,对抗日民主政府所属区域进行骚扰破坏,疯狂抓捕共产党员,杀害抗日干部。
平顺县抗日民主政府的成立,形成了国、共政权并立的局势,处于外有敌伪、内有“蚰蜒蛇蝎”(“精建会”“敌工团”“同志会”以及各种会道门等)的干扰破坏,他们里应外合,进行反共、反人民活动。平顺形成了抗日救亡与妥协投降两种政治力量尖锐对峙的态势。
1940年6月,中共太南地委为适应抗日战争形势的要求,加强对平顺抗日根据地的领导,克服“地域分散、鞭长莫及”的弱点,“以应付即将面临的更大困难”,决定以老马岭为界将平顺分为平(顺)南、平(顺)北两个县。同时建立了两县县委,并着手筹建行政机构。
新组成的中共平顺地委及中共平(顺)北县领导人,通过连续几天在浊漳河两岸认真踏勘地形,分析地理环境,研判群众基础、交通条件等客观因素,认为迴源头村位处浊漳河南岸南部河谷中部,北有侯壁、南庄互为犄角,更有滔滔漳河做防线,南有任家庄至榔树园数十里河谷,回旋余地大,再往西南则有榔梯要道通南达西,便于疏散和防守,特别是这条河谷是南接壶关、陵川,北沿珩堂、狮抱口、鹞子坡通往黎城、涉县的重要通道,这里的群众老实朴实,忠诚可靠,又因中共太行三地委、三专署退居寺头村,军分区设在虹梯关村,平(顺)北部地区不用跨过漳河,沿南面山路要道就可径直和地委、军分区直接联系,于是就将平(顺)北县行政办事处驻地选址在迴源头村。

1940年6月,李希曾任中共平(顺)北县委书记,并组成平(顺)北县委工作机构。1940年8月1日,平(顺)北县以平(顺)北县行政办事处的名义进驻迴源头村,何高民任平(顺)北县行政处办事处主任。同时,由党领导的平(顺)北县农民抗日救国会、工救会、青救会、妇救会相继成立。1940年8月,为加强党对青妇工作的领导,遵照太行区党委指示,撤销青、妇救会党团,设立县委青年工作委员会和妇女工作委员会,任命魏士英为青委书记,妇委书记暂缺。10月,由陈裴夫接任李希曾的中共平(顺)北县委书记,薛润玉任组织部长,苏明任平(顺)北县妇委书记。1941年3月,平(顺)北县抗日民主政府先后设置了秘书、行政、民政、财建、财政、粮食、教育、司法、实业、交通、公安、武装12个科局为其工作机构。随着新的区划变更,县委对所属分委作了相应调整,平(顺)北县设四个分委,一区分委驻虹梯关,书记申立德;二区分委驻豆口,书记高峰;三区分委驻侯壁,书记苏文学;四区分委驻淜头,书记史海法。各区区长分别为张子河、张晓忠、王培东、樊金保。
1941年8月中旬,中共平(顺)北县党员代表大会在迴源头村北的龙王庙中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51人,其中男47人,女4人,代表着平(顺)北县18个支部,233名党员。出席会议的代表均为党小组长以上干部,其中县级干部7人,分委级14人,支委级26人,小组级4人。这次代表会议还照顾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代表中有雇工、工人成分的4人,中农成分的12人,贫农成分的20人,知识分子15人。中共平(顺)北县委书记陈裴夫主持会议并作了《1940年以来工作报告》。与会代表就建党、建政、建军方面的工作作了充分的讨论和总结,确立了“力求深入与巩固的方向”和“突击落后,争取平衡;巩固基点,影响全面;抓紧中心,推动一般”的工作方针。会议经过充分酝酿、讨论,民主选举产生了中共平(顺)北县委员会。新县委由9名委员组成,他们是陈裴夫、史宏泉、王玉林、刘晓天、侯中南(女)、何高民、冯安国、平恩孝、秦书义,陈裴夫任书记。会议还分别选举产生了出席区党代会代表3人,他们是:陈裴夫、秦书义、平恩孝;出席太行四专署党代会代表11人,他们是:王琳、高峰、申进保、张采珍(女)、平恩孝、王乐生、刘晓天、段子贤、王玉林、苏文学、苏里(女)。这次会议对分县以后党的工作思路和方针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平(顺)北分县之初,革命形势非常严峻,当地人员构成也异常复杂。据当时统计,国民党有230余名,这些国民党中有的是蒋派、有的是汪派、有的是阎派,还有封建道门,这些反动分子和组织活动相当猖獗,做的都是破坏工作。特别是政府尚没有统一的制度法令,群众生命财产无法保障,金融紊乱,冀南票跌价,法币硬币抬头上升。货物价格高涨,群众纷纷向外推销冀币,向里吸收法币硬币。小商店关门,大商店停卖。针对这种局面,平(顺)北县行政办事处进行了详细调查:一是了解县、区、村各级干部的成分及工作表现等;二是对居住人员摸底,统计出全县共有士绅50名,地主37名,顽固分子120名,地痞流氓及国民党若干名;三是了解封建团体、秘密教内部情形;四是对全县社会其他群体做了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