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阳城文庙
作者 李川慧佳
发表于 2024年11月

山西阳城文庙,亦名孔圣庙,坐落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城东南隅,坐北朝南,是一座供奉、祭祀儒学始祖孔子的县级文庙,也是旧时阳城县最高学府。明清两代阳城县儒学管理机构就设在此,负责县域之内的书院运行、生员管理及儒学教育,县衙内的教谕和训导在此理事。

阳城文庙鸟瞰

据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阳城县志》记载,文庙始建于宋代,明洪武四年(1371年)县令李芾重建。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大成殿灾毁,县令项龙章新修。道光十九年(1839年)县令徐遨又进行了一次修缮,扩建大成殿为五间(脊檩下有道光十九年郭扬、王业重建题记),并且增修了东西庑和戟门等。1996年1月12日,阳城文庙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阳城县文物局对文庙进行大规模维修,形成现状。2016 年,由山西省财政拨款对阳城文庙进行修缮。2019年10月7日,国务院核定并公布阳城文庙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山西省志·古建筑志》记载,阳城文庙原由孔圣庙、文昌宫、明伦堂等群体建筑组成。“文化大革命”前后,拆除了明伦堂与文昌宫,现仅存孔圣庙,南北长53米,东西宽41米,建筑面积1126.5平方米,占地面积1643平方米,沿中轴线分别建有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等建筑。戟门将整个文庙分隔为二进院落,东西两厢分别为明宦、乡贤二祠;后院正中一条甬道直通月台,月台上是高大雄伟的大成殿,甬道东西两侧各建廊庑七楹。

本文刊登于《文史月刊》2024年1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