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逐日重塑沿线风光
作者 陈力 余健
发表于 2024年11月

黄河流域内蒙古段面积广阔、资源能源富集、产业集中,但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等问题依然突出,防沙治沙任务艰巨,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近年来,当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系统治理、协同推进,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同时,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探索出一条新能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同融合的发展路径。

自宁夏、内蒙古交界处都思兔河口入境、从准格尔旗马栅乡出境,黄河流经内蒙古自治区843.5公里,乌兰布和沙漠、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分布其间。精心守护母亲河,调节水沙关系成为重要一环。

再走内蒙古黄河沿线,记者发现,这里的生态基础依然脆弱。同时,也为绿进沙退的喜人变化而感动,更为雄伟壮观的“光伏长城”“风车阵列”而振奋。今年,内蒙古“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重点向黄河沿线倾斜。全区规划到2030年,“一体化工程”中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装机达到1.19亿千瓦,综合治理沙化土地1151万亩。其中,在黄河“几字弯”片区安排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装机8990万千瓦、综合治理沙化土地748万亩。

防沙治沙和新能源发展两项工作协同推进,产生了1+1>2的效果。“不仅能多发绿电、多筹集防沙治沙资金,还能扩大有效投资,推动经济发展,增加群众收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说。

全链谋划“风光”倍增

登临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昭君镇柴登嘎查50米高的瞭望塔,黄沙、蓝海、绿洲尽收眼底。这里位于库布其沙漠腹地,长133公里、平均宽约25公里的“光伏长城”达拉特段蔚为壮观。天际线下的干旱硬梁区,风力发电机的叶片正在旋转。新能源矩阵以北,黄河静静流过。

“7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明沙。”达拉特旗能源局副局长钟宇展介绍,2017年,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获批,当时总建设规模只有100万千瓦。2022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在达拉特旗建设库布其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总规模1200万千瓦,其中光伏800万千瓦、风电400万千瓦,配套煤电400万千瓦,由三峡集团牵头开发建设。“新能源倍增之后,整体项目将有效治理库布其沙漠24万亩。”钟宇展说。

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位于黄河“几字弯”南侧,是内蒙古荒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针对沙化土地治理任务占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片区70%的实际,鄂尔多斯市在库布其沙漠北缘、黄河以南,打造一条与库布其北缘锁边林带交相辉映的“光伏长城”——长约400公里、平均宽约5公里,可容纳1亿千瓦装机规模。

同样处在库布其沙漠的杭锦旗抓住“光伏长城”新能源项目落地机遇,高质量推进已经批复的830万千瓦建设指标,高标准建设今年开工的210万千瓦光伏项目。在朔方新能源大基地,旗属国有企业同圆投资集团流转土地约40万亩,可承接光伏项目约1200万千瓦。“十四五”期间,杭锦旗规划风电、光伏装机规模达2500万千瓦。

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位于乌兰布和沙漠东部边缘,乌兰布和沙漠面积占县域总面积的七成多。10年前,磴口县引进国华、国电、国能等央企开展光伏治沙,累计建成太阳能电站15个,蒙能85万千瓦光伏+生态治理项目已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目前,磴口县上报的160万千瓦光伏项目已获得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批复,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新能源基地获得国家批复,正在开展200万千瓦先导工程前期手续办理工作,新能源建设按下快进键,进入倍增期。

本文刊登于《新华月报》2024年2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