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名消费一触即爆 背后藏着什么秘诀?
作者 袁凯
发表于 2024年11月

名创优品与Chiikawa的联名商品正成为社交圈子里的新星。

距离双方联名商品首发已经过去一个多月,北京朝阳大悦城一楼中庭的快闪店,依然每天人气不减,门前长队蜿蜒。队伍最前方的白板上,清晰标注着已售罄或库存紧张的商品,也丝毫未能减退消费者的热情。

更为疯狂的是国内第一家联名的静安大悦城快闪店。即使在限购、限时等诸多条件的限制下,店铺10小时的销售额就达到了268万元,开业三天业绩超过800万元。开业当天,甚至有不少消费者拿着棉被提前一夜蹲守在商场门口。

喜茶牵手FENDI(芬迪),瑞幸拥抱茅台,三利欧是肯德基联名的常客,麦当劳不断推出迪士尼与机器猫的玩具……跨界联名已经成为品牌营销的主流,涵盖食品、游戏、奢侈品、电影、动漫等多个领域。一场场引爆社交圈的联名背后藏着什么秘诀?消费者为何心甘情愿掏钱?

商家:联名本质是营销

破圈,是许多品牌联名营销的关键词。

品牌跨界搞联名并不新鲜。以麦当劳为例,早在2014年就有设计师把麦当劳元素搬上米兰时装周。2015年,麦当劳又与巴黎时尚名店联手打造T恤、手提袋、手机壳、记事本等单品。随后,几乎每年麦当劳都与不同领域、不同品类的知名品牌进行跨界合作,甚至一度被称为“被卖汉堡耽误的设计公司”。但直到近两年,各行业的跨界联名活动才火爆出圈,不断引发“联名经济”效应。

第一个真正引爆网络的是去年瑞幸与茅台联名的酱香拿铁。“年轻人的第一杯茅台,中年人的第一杯咖啡”,酱香拿铁首日销量450万杯,相当于2022年瑞幸咖啡日均饮品销量的2.2倍。首日1亿销售额,以瑞幸二季度财报里披露的“整体毛利率 60.3%”计算,意味着瑞幸一天就赚了6000万元。

第三方数据机构SocialBeta发布的《2023跨界联名营销趋势报告》显示,在4428个品牌营销案例中,跨界联名占比将近15%。联名的根本目标是拓展不同圈层的用户,扩大品牌影响力,创造更高的品牌价值。而自2020年以来品牌联名数量逐年增加,年复合增长率达12.75%。联名营销在2023年升温尤为明显,案例数量同比增加35.9%。往年联名所营造的小惊喜似乎已经成为新消费的常态。

尽管如此,联名出圈却也不太容易。品牌在选择联名对象、设计联名产品以及开展后续的营销活动时,虽然可以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规划,但无法保证每次都能精准踩中市场的爆点。以2023年第四季度上线的250多个联名活动为例,真正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只有古茗《天官赐福》联名、瑞幸《猫和老鼠》联名两款产品。

在业内看来,瑞幸与茅台联名的成功更多是因为沾了茅台的光。仅在去年,瑞幸就还分别与韩美林、线条小狗、何广智、陆仙人、五条人、《镖人》等十余个人物以及品牌联名,但火爆出圈的仅有214情人节、线条小狗以及茅台个别产品。对于更多的联名来说,短期联名可以带来一波热度,但如何长期获利,是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联名会带来品牌的曝光、产品的曝光,但其实比较难在短时间内给销售带来很大的增量,快速地增加双方销售KPI。

本文刊登于《新华月报》2024年2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