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是灵丹妙药吗?
作者 克里斯蒂·阿什万登
发表于 2024年11月

维生素D“造神”

有一段时期,维生素D被说得像是一种“灵丹妙药”。一个世纪前,人们开始用维生素D来治疗佝偻病。佝偻病是一种儿童疾病,会导致骨骼脆弱和变形。到21世纪初,一些研究者通过收集大量的研究数据后认为,人体内维生素D水平低可能和癌症、心血管疾病、痴呆、抑郁症、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骨折、呼吸系统疾病和帕金森病等有关。一些著述和报道提出,只要提高体内这种维生素的水平,如晒太阳或者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就可以治愈任何困扰人类的疾病。

这一时期,至少有两本名为《维生素D治疗》的书出版。一些与维生素D相关的书和新闻报道的标题中还会出现“革命”和“奇迹”等字眼。不少人越来越担心摄入的维生素不够。在《早安美国》的一期节目中,一位名为黛安娜·索耶的记者宣称有多达1亿美国人缺乏维生素D。节目中的嘉宾——奥兹医生则告诉观众,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血液测试来确定自己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他表示,晒太阳是获取这种维生素最好的方式。但如果仍然不够,他建议可以服用鱼肝油或维生素D补充剂。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内分泌学家和流行病学家琼·曼森是一些大规模维生素D相关研究的首席研究员。她说,在很多名人和维生素生产公司的鼓动下,人们开始相信维生素D或许是一种“灵丹妙药”。含有维生素D的补充剂销量飙升,检测维生素D水平的人数也大幅上升。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尽管成千上万项研究将维生素D水平低和多种疾病联系起来,但当科学家试图用维生素D来预防或治疗这些疾病时,这种“神奇”的补充剂却一败涂地。“如果人们提高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生活就会变得更好”的想法,看起来就是一种幻想。与此同时,人们普遍缺乏维生素D的说法也变得站不住脚。事实证明,普遍缺乏维生素D这一观点最初是由一种误解引发的。对美国全国人口的抽样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人体内都有足够的维生素D。

毫无疑问,维生素D在保持人体健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帮助人体吸收并存储钙和磷,这2种元素对骨骼的生长都至关重要。但是,除了少数群体(例如母乳喂养的婴儿和有特殊疾病的人),大多数人可能并不需要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维生素D被发现,而后被迅速推上神坛,但最终被打回原形,这一过程表明科学探索道路有时充满曲折。这也是一个具有警示性的故事,提醒人们不要自以为是地去理解科研成果。最重要的是,它显示出科学自我修正的特质,以及知识如何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完善。

阳光与获取维生素D

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人们主要通过晒太阳来获取维生素D。事实证明,人类在这一点上有一点像植物:可以通过类似光合作用的过程,利用紫外线获得人体所需要的物质。当户外的中波紫外线(UVB)照射人们的皮肤时,会引发连锁反应,它会将人皮肤中一种被称为甾醇的化合物,转化为一种维生素D前体。这个分子再经过几步反应,就会变成具有活性的维生素D。这种分子能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增加骨骼矿化。它还能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抑制人体内的炎症反应。而维生素D之所以具有这些功能,部分是因为它能影响炎症化合物的产生,抑制促炎细胞的形成。目前,一些研究人员正在研究维生素D是否可以阻止新冠病毒感染者出现严重的炎症反应。

在工业革命时期,空气中的烟雾和烟尘让天空昏暗,人体合成维生素D更加困难,在拥挤、烟雾笼罩的城市生活的儿童,佝偻病发病率明显增加。19世纪末,研究人员记录到佝偻病的流行率存在地理差异,并指出这可能与阳光有关。20世纪20年代,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生物化学家埃尔默·麦科勒姆在鱼肝油中发现并命名了维生素D。1928年,德国化学家阿道夫·奥多·莱因霍尔德·温道斯因发现人体如何利用阳光合成维生素D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维生素”一词由波兰科学家卡齐米尔·芬克创造,他将“vita”(在拉丁语中意为“生命”)和“amine”(氨基酸,构成生命的基础物质)相结合,创造了这个词语。将这种此前未知的物质称为“维生素”,无疑赋予了它一个有益的光环。《维生素狂热:维生素如何彻底改变我们对食物的看法》一书的作者凯瑟琳·普赖斯说,这个词创造了一种“安全和健康的氛围”。

麦科勒姆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任职时,他的博士生哈里·斯廷博克发现通过用紫外线照射大鼠和它们的饲料,能制造维生素D。这一发现也促使人们开始制造维生素D强化食物。当植物、动物和真菌细胞被紫外线照射时,其中的甾醇化合物就会转化。例如,将鸡暴露在中波紫外线下,可以提高鸡肉和蛋黄中的维生素D含量。在现今的补充剂中,大多数维生素D都来自经过紫外线辐照的羊毛脂,这是一种从羊毛中提取的油脂。斯廷博克还发现,给奶牛喂食经过紫外线辐照的饲料,或将辐照过的脂肪提取物混合到牛奶中,都可以提高其中的维生素D水平。现如今,一些日常最常见的食物中也会使用羊毛脂来源的维生素,如营养强化牛奶和其他奶制品。

1936年,约瑟夫·施利茨酿酒公司推出了“阳光维生素D”啤酒。该公司的广告宣称喝含有阳光维生素D的施利茨啤酒有益健康。然而,啤酒并不是一种健康的饮品。美国塔夫茨医学中心的内分泌、糖尿病和代谢科主任阿纳斯塔西奥斯·皮塔斯说:“从演化学上看,通过皮肤合成算是获得维生素D的一种自然、适宜的方式。”事实证明,人们并不是需要很多的阳光才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2010年的一项研究指出,从4月至10月,生活在波士顿的人每天只需要将25%的皮肤暴露在阳光下3—8分钟,就可以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当然,某些纬度的地区可能很难有这么多的阳光。

幸运的是,人的身体已经具备了应对这种变化的能力。皮塔斯说,人的肝脏和脂肪细胞会储存维生素D,以备未来所需。这意味着你并不需要每天都服用大剂量的维生素D补充剂。皮塔斯说,人体内储备的维生素D通常能维持10—12周左右,即使人们在冬天无法通过阳光获得大量的维生素D,肝脏仍然能维持体内的维生素D循环,帮助人体维持足够的钙、磷水平。

本文刊登于《新华月报》2024年20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