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焦作:打造黄河百川口的发展新引擎
作者 侯隽
发表于 2024年11月
河南焦作黄河北岸日落晚霞风光

悬河头,华北轴,百川口。

焦作古称怀川,位于黄河中下游接合部、黄河和沁河交汇处。

在这里,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后,河床坡度变小,流速减缓,致使沁河入黄口处滩面比河南省新乡市地面高出20多米,黄河“千里悬河”由此而始,是为“悬河头”。又是在这里,黄河泥沙淤积致使黄河频繁决口改道,河道不断迁徙,在黄河下游形成巨大的冲积扇平原,焦作处在其轴心位置的沁河口,是为“华北轴”。还是在这里,黄河暂时完成了汇纳百川的历程,是为“百川口”。

焦作,不但是黄河流域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河南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落地关键力量之一。

在“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理念的引领下,近年来,焦作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打造经济更发达、文化更繁荣、环境更优美、开放更高效、人民更幸福的先行区路子,推动高质量发展。

“老树”长“新材”,产业转型打造发展新引擎

自古以来,黄河流域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不仅是我国生态安全的一道重要屏障,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不到焦作不知中原之富。”这是1994 年,著名学者费孝通到焦作考察时发出的感叹。

彼时,作为黄河中下游分界口的焦作不但是中国著名的煤城,而且富含氟、钒、钛、锆等资源,曾拥有河南省第一个发电厂、第一所高等学府,也是河南省最先使用自来水、电灯的城市。

然而,焦作也是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和沿黄省区的其他城市一样,焦作也在不断谋求产业转型。在全市企业的努力下,近年来焦作进行了三次产业结构优化,打造驱动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2024年10月18日,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焦作专场新闻发布会。焦作向外界传递出明确的信息,将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持续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抢占先机,做大做强现代化工及新能源电池材料、生物医药及原料药、电子信息等13个重点产业链,着力构建具有焦作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创新,让龙佰每一天都是新的。”这是《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焦作龙佰集团产业园随处都可以看到的标语。

前身为焦作市化工总厂的龙佰集团是焦作市工业经济规模最大的企业,主要从事钛白粉、海绵钛、锆制品等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该集团是全球少数具备“钛矿—钛白粉—钛金属—钛衍生品”的钛产业全链生产企业。其中,钛白粉产能151万吨/年,规模全球第一;海绵钛产能8万吨/年,也是全球首位,是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之一。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4年2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