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我国的药用昆虫
作者 杨红珍
发表于 2024年11月

紫胶是由紫胶虫分泌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是目前唯一一种由动物寄生植物后分泌的天然树脂,被广泛用于制作国防涂料、绝缘材料、黏合剂、油墨、医药和食品等。《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枯柯新街又东一里,有一树立岗头,大合抱,其本挺直,其枝盘绕,有胶淋漓于本上,是为紫梗树,其胶即紫梗也。”这段话非常贴切地介绍了我国云南枯柯坝紫胶虫在寄主植物紫胶树上分泌紫胶的情况。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写道:“今南番连枝折取,谓之紫梗是矣。”就是说,收集紫胶的方法是将它和所附着的树枝一起采下来。一直到现在,云南都是我国紫胶的主要产地之一。那么,紫胶虫长什么样?它分泌的紫胶又有什么药用价值呢?

雌雄异型的紫胶虫

形态各异

紫胶虫是半翅目胶蚧科紫胶蚧属的通称,是我国重要的资源昆虫之一。紫胶虫体形微小,雌雄异型,形态大相径庭。

雌性成虫体色呈黄褐色至紫红色,体长约5毫米,体宽约3毫米;身体呈球形或长囊形,头、胸、腹分节极不明显,类似幼虫的形态;头部触角很短,翅、眼、足均已退化。雌虫包在胶壳内,壳上有 3个小孔,用于通气、排泄和交配;胸部有两对气门,腹部两侧有纵向排列的气门沟,沟内有前气门;腹部末端有肛环和肛环刺毛。雌虫最典型的特征是身体后端有背突,背突上有1根角质的硬背刺,这也是胶蚧科昆虫的特征。

雄性成虫分为有翅型和无翅型两种,体色均为紫红色;身体呈条梭形,头、胸、腹分节明显;口器退化,触角丝状。有翅型雄虫具有1对膜质翅,体长约1.7毫米,体宽约0.6毫米;无翅型雄虫体长约1.4毫米,体宽约0.4毫米,腹部末端有两个尾坑,尾坑内的蜡腺能分泌白色蜡丝。

发育不同

紫胶虫雌雄形态各异,生长发育过程也不同。雌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历卵、若虫、成虫3个阶段;雄虫则是完全变态发育,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

在我国自然分布区,紫胶虫一年发生2代。每年4—10月为第1代,又称夏代;10月—翌年5月为第2代,又称冬代。紫胶虫的繁殖能力很强,一般每只雌虫可产卵200~500粒,最多可超过1000粒。卵呈圆形,紫红色,卵期很短。1龄幼虫雌雄两性形态、大小基本一致,很难区分。孵化后,它们会从孵化腔中爬出,四处扩散觅食,该过程被称为涌散,这是1龄幼虫非常重要的生活习性。幼虫在寄主枝条上缓慢爬行,选择嫩而多汁的部位取食,一旦把口针刺入树皮内,把触角和足依次收在腹下,几乎就不再移动了,这种现象被称为固定。

本文刊登于《百科知识》2024年2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