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何会“撞脸”
作者 张田勘
发表于 2024年11月

近日,上海的王女士在观看一段视频时惊讶地发现,一名在地铁站迷路的小女孩与她的女儿长得极为相似。王女士的女儿是通过试管婴儿技术诞生的,而且她还有部分受精卵保存在医院,王女士不禁怀疑视频中的女孩可能与她存在血缘关系,因此她希望能够找到这个女孩进行亲子鉴定。当王女士向警方报案时,警方认为她的理由不够充分,拒绝了她的请求。此前,四川的一对情侣博主因外貌极为相似而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网友甚至怀疑他们可能是兄妹,并建议他们进行血缘鉴定。这对博主从善如流,进行了鉴定。最终,他们公开了鉴定结果,确认他们之间并无血缘关系。这些事件频繁出现在新闻中,可见人们对于相貌与血缘关系的兴趣,同时这些事件也触及了近亲结婚、子女抚养等复杂的社会议题。

人类的相貌遗传遵循着自然的规律,因此,我们常常看到孩子们继承了父母的面部特征,兄弟姐妹之间也存在相似之处。然而,遗传的结果并非一成不变,有时孩子与父母或兄弟姐妹在外貌上有较大差异,这可能是因为决定相貌的基因发生了变异。在更广阔的世界中,即使没有血缘关系,人们也可能发现自己的外貌与他人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种现象的探索需要从人类相貌的演化历程中寻找答案。

人类面部特征的形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最初起源自一种名为“初始全颌鱼”的远古鱼类。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这种鱼类可能是最早拥有“脸”的生物之一。从初始全颌鱼开始,生物的面部结构开始具备了上下颌。随着时间的推移,初始全颌鱼的面部骨骼结构在许多不同种类的动物中得以延续,包括蛙类、鸟类、啮齿类及灵长类动物,如黑猩猩和人类都继承了全颌鱼的面部骨骼和由此形成的原始面部特征。

“我是谁?我来自何方”常被看作哲学问题,其实,也可以从生物学的角度探索这个问题。

本文刊登于《百科知识》2024年2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