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松政策后,中国经济仍需面对三个问题
作者 邢自强
发表于 2024年12月
与过去12个月800万套销售运行率进行对比,短期内库存状况明显缓解的可能性较小。图/中新

最新一轮政策放松是由经济增长放缓引发的,其时机和范围均超出了我们和投资者的预期。政府实施了货币宽松政策,并采取措施提振市场情绪。政策制定者作出了迄今为止最明确的承诺:将采取措施稳定房地产市场。

我们认为,最近的措施将有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但提高价格和恢复需求方面还是会面临挑战。房地产行业的持续拖累将导致需求出现相当大的缺口,从而使经济增长低于目标。通过投资来填补可能意味着过剩产能的持续增加,从而令一些压力持续存在。消费是可行的替代增长源,但迄今为止提高消费的措施有限。我们预计政策制定者将采取财政宽松政策,但规模可能不足以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

最近一轮宽松政策之后中国经济仍然存在三个问题,需求将出现短缺,公共财政前景将面临挑战,选择投资抑或消费的辩论也将难以解决。政策制定者可能会采取足够的宽松措施从社会动态的角度管理下行风险,而不是充分管理总需求和一些难题。

最近的房地产宽松措施可能有助于阻止房价进一步下跌,但房地产活动仍将拖累经济增长。由于需求可能仍达不到要求,设定较高的实际GDP增长目标意味着政策制定者要么必须大幅加大消费刺激力度,要么重新依赖过度投资。如果政策制定者继续依靠过度投资来实现增长目标,我们认为,难题的解决可能会变得更加复杂。走向温和、可持续通胀的道路,即实现2%-3%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仍然充满挑战。

需求缺口

房地产市场的宽松措施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我们认为,房地产市场基调的转变是一个有意义的支撑,将支持房屋销售持续改善。展望未来,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可以更好地实施现有措施,例如库存回购、白名单机制。如果现有措施仍不足以遏制下行趋势,预计将出台后续政策放松措施,例如2024年四季度回购开发商闲置土地,以及2025年上半年更大规模的库存购买和城中村重建计划。

不过我们认为,政策目标是为了稳定而不是振兴房地产市场,即提高房价。在这种背景下,现有政策下扭转家庭的悲观情绪仍具挑战性。从宏观角度来看,这意味着政策制定者可能能够稳定房地产市场,从而解决负面财富效应带来的消费下行压力。

本文刊登于《财经》2024年2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